博雅地名网 > 颍州区西湖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颍州区西湖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大田居委会位于颍州区西湖镇东北部,北邻泉河,南邻五里村,西与汤庄村相接,东部紧靠景区办事处,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

大田居委会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南接阜临路,阜临路是与全市乃至全省的交通连接枢纽;贯穿我居委会的普庆大街是全镇的集贸中心,更是我居委会人员出行的必经之路。

大田居委会现有9个自然村,24个村民组,总人口332人,耕地面积2065亩,其中可用耕地1050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800元。2010年我居委会在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经济蓬勃发展,其中大田恋思萝卜是我居委会的经济特色。

大田恋思萝卜为古大田恋思萝卜是我居委会的特色经济,大田恋思萝卜为古大田集流传至今的土特产,其特点“皮薄肉细,指弹即碎”。

西湖景区街道办事处西湖景区居委会紧靠颍州西湖,被102省道横贯,交通便利。水产养殖面积1560亩,全村总人口1438人,其中党员42名,建立党支部一个。几年来,居委会党支部一班人带领群众利用良好的水力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到目前从事水产养殖人数已达300多人,初步形成了整体连片规模化养殖示范区。2005年,该示范区(基地)被安徽省认定为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其中的西湖草鱼、西湖黄鲢、西湖毛蟹、西湖水虾被认定为绿色无公害产品。

阜阳市颍州区西湖景区街道白行村位于颍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西岸,102省道穿村而过,共有17个自然村24个村民组,1032户,人口3871人,耕地2862亩,这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宜居宜业,是一个具有旅游发展潜力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白行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党员87人,共青团、妇代会等群团组织和民兵组织健全。近年来,白行村党总支以“三级联创”为主抓手,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为目标,围绕“为科学发展创先进,为白行建设争优秀”这一主题,深入开展“四议两公开”、双向承诺、双培双带、双向带动、设岗定责、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六大载体活动,引导党员在推动新农村建设中当模范、创先进、争优秀,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近年来,白行村党总支在省、市、区委、西湖景区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基层组织建设持续加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发展力、服务力不断提升。0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主席习近平,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组部原常务副部长沈跃跃、中央政策研究室常务副主任何毅亭、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住建部副部长省委书记张宝顺、原省长王三运,省委原常委、组织部原部长段敦厚,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立全,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原秘书长詹夏来,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炯,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宾宜,省政协副主席郑牧民、张学平,省委原书记黄璜及中央换届工作巡视组、中央农业工作考察组、中央信访督察组、中央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督导组,省委政研室、省委组织部、省纪委、省农委、省国土厅、省住建厅、省水利厅、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省妇联、省关工委、省政府参事室的领导同志先后来白行村视察和调研。同时,白行村发展经济、服务群众、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先进事迹先后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安徽电视台、安徽日报等多家中央、省、市媒体采访报道。

2006年以来,白行村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和“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八年上规模”的发展思路,先后投资4979万元推进白行中心村新农村建设,置换17个自然庄土地兴建中心新村,已建成住宅楼48栋289户,街道门面房104间50户,正在建设住宅楼60栋367户、街道门面房66间33户,建成后可节约宅基占地1004亩,用于建设生态旅游观光园、经济发展产业园和特色农业园三个园区,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在村级经济发展壮大的同时,村民的收入水平也逐年提高,201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3562万余元,人均纯收入9201元,比全区的8211元高出12%。超过年初预定目标。

2006年该村入选为首批省“千村百镇工程”和“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是阜阳市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之一,2008年荣获“安徽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和“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2009年被市委授予“全市先进村党支部”称号,2010年被省委组织部授予2007—2009年度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称号。2011年以来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文明创建工作先进村”、“安徽省先进集体”、“阜阳市先进集体”、“阜阳市文明村”、“全市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一等奖”和“颍州区先进集体”称号。 白行村先锋网页被省委组织部评为 “安徽省优秀党建网站”称号。

汤庄村位于西湖镇中北部,阜临路北侧汾泉河以南,时汤路直接阜临路,交通便利,村辖区内共有20个自然庄40个村民组,人口6036人,耕地面积6047亩。

大田恋思萝卜基地就设在我村小曹庄,以小曹庄为依托,向全村逐步幅射,提高土地利用率,使农民的经济收入逐年提高。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0万元左右,种植大田恋思萝卜投资少生长期短,对下茬的小麦的产量影响不大,又易学,种植技术易掌握,因要积极鼓励村民大力发展恋思萝卜种植,村支部村委会组织人员帮助村-系销售,利用农产品展销会大力宣传大田恋思萝卜的优点,以及对人体的帮助,使生产出来的萝卜不仅销售在省内,而且要销往省外各大城市。

华佗村委会位于西湖镇西部,西临九龙镇、南接马寨乡、北壤迎水村、东靠汤庄村,全居委会占地约8平方公里。共有27个自然庄,3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000余人,计税耕地5000余亩,设立1个党总支部。阜临路穿境而过,驿迎路、华天路南北贯通,交通便利,人杰地灵,集贸市场繁荣活跃,街道宽敞洁净,灯光照明。

村委会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践行“-”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不断加强班子自身建设,提高政治及业务素质,注重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各项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被区、镇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村党总支”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华佗村党总支、村委会一班人团结拼搏,凝心聚力,紧紧把握加快发展、富民强村的主题,围绕稳定、增长、发展的整体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大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努力发展以苹果瓜、大棚蔬菜为主的经济作物,粮食生产逐年优质化。全村规模养殖户十余户,年出栏三元杂交猪近万头,家畜家禽存栏量和出栏量逐年上升。

勤劳朴实的华佗村,在党中央“三补一免”富民政策的鼓舞下,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使村民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调动了种粮户的积极性,增加了收入。党支部、村委会支持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并为他们提供优质信息服务,每年组织青壮年外出务工人数两千余人,年创收1千余万元,农民过上了富裕生活,不少农户建起了平房、楼房,购置了汽车、摩托车以及电冰箱、洗衣机等,电话入户率达到58%,有线电视也进入了平民百姓家。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华佗村正在兴起。

华佗居委会两委一班人决心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务实地工作,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力争在奔小康的道路上扬帆远航,为新农村的建设谱写出更加绚丽的华章。

迎水村概况:位于西湖镇西北,约有十六华里,南临华佗村,北临汾泉河,东临华佗村,西临九龙镇李竹园行政村,交通便利,南北两水泥路,东西两各中心路,全村共有23个自然庄,4650口人,耕地面积4000余亩,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村共有0党员八十一名,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700元。

近年来,迎水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驻村单位的帮扶下,村蔬菜种植和生产养殖及水产养殖蓬勃发展。全村经济和各项事业迅速发展,村党组织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不断加强。先后被授予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几年来,我村主要抓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党建强组织,夯实农村执政基础,制订和完善了《村“两委”工作制度》、《村务公开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使村里的决策都能得到全体党员和村民的最大支持,有力地促进了全村经济发展。深入实施农村“执政基础工程”,不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强化党员思想教育,改善村级活动场所,引领群众发展经济,使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充分发挥上级下派干部优势,以下派干部带动村干部,使村两委班子整体合力明显增强,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二是抓经济促发展,推动村民持续增收,村党支部带领全村村民,结合实际情况,种植、养殖、蔬菜作重点,有效带动了全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是抓实事求是解民忧,积极改善村容村貌。深入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在上级支持下,筹资120万元。对全村道路进行硬化,完成了“户户连”工程,又投资100万元,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同时对全村排水道路、桥涵进行了全面疏通和维修,共修桥11座,桥涵39座,打井79眼,解决群众抗旱。四是抓和谐保稳定,打造宽松发展环境,又投资10万元建图书室、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中心为一体的文化大院及村卫生室。

五里村因辖区内的五里桥自然庄得名。五里桥庄东北角有一明末清初修建的砖拱桥,离大田集五里路,故名。1969年建五里大队,1984年2月成立五里村,以境内五里桥得名,驻地大田庄。

1992年五里村与周庄村合并,因村部原座落在五里桥自然庄,因此取名为五里村。

1992年2月成立西湖镇,划归西湖镇管辖。

五里村:位于西湖镇大田集西1.5公里阜临路南,东与景区办事处白行村相邻,北临阜临路,南是草河,西与大许村、路庄村接壤,全村面积3.5平方公里,共有19个自然庄,31个村民小组,1233户,总人口5046人,耕地面积5163亩。

许姓人家在此居住而得名。1969年建大许庄大队,1984年2月成立大许村,以境内大许庄得名。

驻地小陈庄。

属于华佗区华佗乡,1992年代庄村与大许村合并成立大许村。

1992年2月成立西湖镇,划归西湖镇管辖。

大许村位于西湖镇西南角,离镇政府约6公里处,南邻草河,北邻路庄村,东邻五里村,西领马寨乡,华天路贯穿我村,交通便利,我村共有22个自然庄,36个村民组,总人口4325人,现有耕地5644.34亩。

西湖镇路庄村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72亩,辖25个自然村,40个村民小组,1246户,人口4984人。其中青杨树中心村现有106户、380人,耕地面积405亩,为全区美好乡村示范点之一。青杨树中心村美好乡村示范点一期176户,正在实施,二期工程72户统建已经开工,村公共服务中心工程即将竣工。

西湖镇西南方向华佗集往南1公里,交通便利,东与五里村相邻,西马与寨乡马新庄相邻,北与阜临路华佗村相邻,南与大许村凌庄自然庄相邻.

全村面积4平方公里,共计25个自然庄,40个村民小组,1246户,总人口4984人,计税人口4402人,耕地面积5172亩,人均耕地1.29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830元。

春秋时期,秦乃强国,秦哀公有一妹妹,名孟赢,容貌美,与之联姻,既得美人又消除了后顾之忧。楚平王(前521)认为很好,遂派人赴秦求婚。费无极到了秦国,花言巧语说服了秦哀公(前501),把亲事定了下来。迎娶时,带去了金顶轿和银顶轿、旗、伞、扇。回来时,日夜赶路,快到胡城(即阜阳)时,费无极下令停轿梳妆打扮,在梳妆处建造馆驿,叫“梳妆台”,后就叫梳妆村。1958年曾属程集人民公社向阳大队。

1978年规划渔业人民公社梳妆大队,下辖自然村有酒坊、铺顶。

在1984年撤社设乡,属渔业乡。

后来撤乡置镇属西湖镇。

2006年为颍州区西湖镇梳妆村至今。

西湖景区办事处梳妆村位于西湖风景区东部,总人口3853人,下辖15个村民组。下设二个党支部,共有党员干部72名。辖区内有绿源农庄、赛鸽场等民营企业,还有福乐园饭庄、亿家乐饭庄、河鲜酒家、西湖大酒家、渔丰酒家、农家院饭庄、秀水人家等多家具有农家乐特色的餐饮服务业。

龙潭村位于西湖风景区南部,东南均与程集镇为邻。西湖二环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辖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108人,其中党员49名,党支部一个。

近年来,党支部一班人为了使该村农民尽快走上致富之路,依托颍州西湖大开发的优势,大力发展花卉种殖业。目前初步形成面积300多亩的花卉种殖基地,培育有金银花、牡丹、樱花、桃花、月季、荷花等多个品种,共发展养殖户40多户,花木年销售额达100万元。

更多资料
闂傚倷绀侀幖顐﹀疮椤愶箑绠犻煫鍥ㄧ⊕閸嬪鏌涢锝嗙缂佺姾顫夌换婵囩節閸屾稑娅i梺绋款儜閹凤拷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婵☆偅锕㈤弻锝夋偄缁嬫妫嗙紒缁㈠幐閸嬶拷 缂傚倸鍊风欢锟犲闯椤斿槈娑氱矙椤㈣泛鈹戦悩顔肩伇妞ゆ梹鍔欓獮蹇涙晸閿燂拷13001937闂傚倷绀侀幉锟犳偡闁秴绠柨鐕傛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