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泉区伍明镇彭庄行政村,全村1441户,5777人,耕地面积7141亩,19个自然村,38个村民组,12个党小组,106名党员,全村目前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种植,是小麦高产攻关项目区,小麦育种基地。 近年来我村以中央1 号文件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区委、镇政府工作会议精神,把握机遇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建设特色农业之村。自2006年6月份并村以来,在村党支部的正确带领下认真工作、刻苦学习农业农村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走村串户深入了解农户所需所盼,狠抓党员干部部队伍建设,。3年来彭庄村两委班子团结一心,在村民中树立了良好形象,工作得到了村民的理解和认可,村党总支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带动了全村的经济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彭庄村的农业种植面积有7400多亩,多年来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生活无明显提高,村两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在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要想彻底改变村里的落后状况,尽快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就必须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鼓励农民依靠发展高产小麦致富增收。于是,村两委班子就号召群众积极开展小麦高产攻关。从2006年开始在村书记和两委干部的努力争取下彭庄村被定为小麦高产攻关项目区,小麦育种基地。村两委干部努力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并大力宣传,带领全村农户使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使小麦亩产由原来的600—700斤提高到亩产1000斤左右,到2009年度共有小麦高产攻关项目田及小麦育种基地5000亩,小麦种子市场价每斤2.3元经过良种补贴后农民每斤只需付1.6元,且小麦在回收时价格由来的市场价每斤0.87元提高到良种回收价的每斤1.00元,再加上良种良方补贴每亩10元,这样农民如果按种1亩地计算每年可增加收入500元,3年来就种植业一项使全村农民收入增加了750多万元。 我们多次参加区科委、区林业局举办的高产小麦种植培训班,并多次自费外出参观学习,跑遍了阜阳的大小书店,查阅了大量小麦种植和管理方面的资料,基本上掌握了种植、病虫害防治等基本技术,并把学到的技术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其它农户,手把手地教他们喷药、施肥等管理技术。经过三年的科学管理,终于使千亩高产攻关田呈现出了勃勃生机,结出了累累硕果,获得了每亩1000斤左右的好收成,1亩地计算每年可增加收入500元. 彭庄村刘庄、大郭庄老宅基荒废地比较多,被区委区政府定为土地置换项目区。为支持上级工作,又能使百姓的荒废老宅基地变废为宝。村干部逐家逐户做工作,不分白天黑夜,说破了嘴、跑烂了鞋,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老百姓无一不支持工作。刘庄复恳76亩,大郭庄复恳83亩,共计复恳出来159亩土地。村两委号召村民把这新复垦出来的土地全部用于种植高产小麦。 全村规模种植户3个,全村人平均年收入4000元,种植业占总收入的80%。彭庄村把种植高产小麦攻关田事业当成经济发展的拳头产业,依靠新的科学技术为指导,以信息化种植为保证,以经济快速发展为目标,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步跨越。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这几年来,村两委成员内部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彭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变畅了,群众生活变好了,村民的存款变多了。全村农民群众安居乐业,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 |
颍泉区伍明镇齐营村,共有1806户,8086口人,耕地面积7358亩,26个自然村,40个村民组,10个党小组,118名党员。 齐营村农业靠种植小麦、大豆、玉米为主导产业。近年来,齐营村党支部、村委会在上级党政组织的正确领导和挂村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党员群众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立足村情、突出特色,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拓宽致富渠道,全村村容村貌、村风民风、基础设施等不断完善。特别是2010年2月王云杰同志担任齐营村党总支书记以来,齐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设新农村公路,建立自来水厂,实现了他来齐营村“村村通水泥路,家家用自来水”的承诺,老百姓都称他为“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干实事”的好书记,现在齐营村村民已经走上了城里人走的路,喝上了城里人喝的水。 2011年9月28日齐营村村委会办公大楼落成,这幢高三层、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村委会办公大楼内设有便民接待室,妇检室,党总支办公室、村委会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划生育人口学校、党建办公室、综治维稳办公室、村务监督委员会办公室、村民网吧、农家书屋各项办公设施已基本配齐。它的建成和启用,不仅彻底改变了村委会的办公条件,而且对于树立文明富裕和谐的齐营村新形象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齐营村村委会办公大楼已成为干部群众的连心桥,成为困难群众的避风港,成为全村广大人民群众心中值得信赖的温暖的家。齐营村正以她矫健的步伐,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来迎接新的辉煌!。 |
颍泉区伍明镇店集村,共有7895口人,1875户,耕地面积7824亩,25个自然村,52个村民组,18个党小组,126名党员。 店集村两委班子,认真实践“-”重要思想,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贯彻执行税费改革政策,坚持遵循市场引导,科技带头,发挥资源优势的原则,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并以种植业,养殖业为突破口,带动了各业的迅速发展。 店集村以小麦、大豆、玉米为主,大力发展养殖业,以发展养殖业来增加农业收入,以提高新的经济增长点。 店集村两委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实践“-”重要思想,乘着税费改革的东风,举科技旗,走富民路,税意改革,善谋实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
伍明镇店西行政村位于颍泉区西北边缘部,东靠店集村、西邻太和、南于行流镇隔河相望,下辖16个自然庄、31个居民组、4628口人、4442亩耕地、0党员89名。 店西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彻实践行科学发展观,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贯彻执行税费改革,坚持遵循发展生产、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科技带动发挥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并以种植业、养殖业为突破口,带动各业的迅速发展。以村庄环境治理、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农业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提高文明程度、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环境,全面提高农村生产力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畜牧业,利用得天独厚的土壤优势发展种植,将是农民一笔最大的经济收入。 店西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展了紧紧围绕亲民、为民、富民活动,和永远保持0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新农村建设为中心,举科技旗、走富民路、锐意改革、善谋实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
颍泉区伍明镇王寨村,共有5797口人,1567户,耕地面积6906亩,19个自然村,33个村民组,7个党小组,88名党员。
王寨村群众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主要劳动力靠外出务工为主线。农业靠种植小麦、大豆为主导产业,为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在对市场、村情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村党总支,村委会把提高农民科技意识作为实施科技兴村的头等大事来抓,利用党员活动室、科普宣传活动室等各种场所,广泛组织党员带领群众学理论,学科技,学文化,通过学习培训群众素质普遍得到了提高,党总支进而从优秀分子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从入党积极分子中培养致富带头人,如今党组织队伍越来越兴旺,在村民中具有很强的号召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