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顺治十年(1653),遂宁县并入蓬溪县。 顺治十七年(1660),复置遂宁县,治所仍设今遂宁市城区。 清雍正十二年(1734),潼川州更名潼川府,遂宁县隶属潼川府。 今船山区境属潼川府遂宁县。 1912年,遂宁县隶属川北道,分下3里13场置东安县(民国三年更名为潼南县)。 1918年起,四川形成“防区制”,遂宁县隶属四川省第五卫戍区。 今船山区境属四川省第五卫戍区遂宁县。 1935年,川政统一,遂宁县隶属四川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 直至1949年12月。 今船山区境属四川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遂宁县。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月置遂宁县,隶属川北区行署遂宁分区。 今船山区境属遂宁分区遂宁县。 1952年9月1日,撤销川北区行署,遂宁县隶属四川省遂宁专区。 今船山区属四川省遂宁专区遂宁县。 1958年10月,并遂宁专区入绵阳专区,遂宁县改隶属四川省绵阳专区。 1968年9月,改绵阳专区名绵阳地区,遂宁县隶属四川省绵阳地区。 1985年2月,撤销绵阳地区分设绵阳、广元、遂宁三个省辖市。 5月,改遂宁县置遂宁市市中区。 今船山区境属遂宁市市中区。 200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遂宁市市中区,成立船山区和安居区。 船山区治所置市城区。 同年12月26日,船山区举行成立大会宣告遂宁市船山区成立。 |
北周建德四年(575年),增置安居郡和柔刚县,属普州(治安岳县岳阳镇),郡治柔刚县(治今安居区安居镇)。 今区境属普州安居郡柔刚县、遂州石山郡方义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撤安居郡,柔刚县隶属普州。 开皇十三年(593年),柔刚县改名安居县,隶属普州,治所未变。 隋大业三年(607年)安居县隶属资阳郡,今区境属遂宁郡方义县、资阳郡安居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安居县隶属普州,县治所如前。 天宝元年(742年),安居县隶属安岳郡(普州改名),县治所如前。 今区境属遂宁郡方义县、安岳郡安居县。 北宋乾德五年(967年),崇龛县并入安居县,安居县属普州,治所如前。 南宋宝佑六年(1258年),废普州及安居县,析安居县入遂宁都督府小溪县,安居县治地改置镇,隶属小溪县,今区境属遂宁都督府小溪县。 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并青石、遂宁入小溪县,安居镇隶属如旧。 明洪武九年(1376年),遂宁州改为遂宁县,废小溪县名,安居镇隶属遂宁县。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县以下划分里;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里以下划分场,安居场隶属遂宁县忠诚里。 民国初年,遂宁县划分7个区26个乡(镇),安居镇隶属遂宁五区(驻安居镇神圣庙)。 新中国成立后,遂宁县政区下置10个区,安居镇仍设区建制,改称安居坝区。 1994年县政区下置乡(镇),安居坝区改称安居镇。 2003年1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复调整遂宁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遂宁市市中区,以原遂宁市市中区的行政区域设立遂宁市船山区和安居区。 2012年12月6日,经省政府同意调整遂宁市安居区部分行政区划设置柔刚街道办事处。 2013年7月23日,经市政府同意柔刚街道办事处分设为柔刚街道办事处和凤凰街道办事处,区政府驻凤凰街道办事处。 |
汉,广汉县地。 东晋永和十一年(355)置巴兴县,属遂宁郡。 西魏恭帝二年(555)改巴兴县名长江县。 北周属遂州怀化郡。 隋罢州属遂宁郡。 唐复属遂州。 永淳元年(682)置唐兴县。 天宝元年(742)改名蓬溪县。 属遂宁府。 元至元十九年(1282)省长江县入蓬溪县,属遂宁州。 明洪武十年(1377)省入遂宁县,十三年复置。 属潼川府。 清顺治十年(1653)遂宁县并入。 十七年析出复置。 1914年属嘉陵道。 1935年属第十二行政督察区。 1950年属遂宁专区。 1958年并入绵阳专区。 1985年划归遂宁市。 |
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前316)属蜀郡2地。 西汉高祖六年(前201),析巴、蜀2郡地置广汉郡,辖广汉等13县,今县境分别属于广汉郡的广汉县和郪县,广汉县治设今射洪县沱牌(柳树,下同)镇的通泉坝。 西魏恭帝二年(555),析北伍城县置射江县(治今射洪县金华镇),隶属昌城郡。 北周时(557-581),射江县改为射洪县,涌泉郡仍置,辖通井(涌泉改名)、广汉(广魏改名)2县,今县境属射洪、通井、广汉3县地。 唐大历二年(767)改属遂州,后复属梓州。 明洪武九年(1376),潼川府改为州,射洪县属潼川州。 明洪武十三年(1380),恢复射洪县。 清雍正十二年(1734),潼川由州升为府,射洪县隶属潼川府。 嘉庆七年(1802),置川北道(治今阆中市城区),辖顺庆、保宁、潼川3府,射洪县隶属川北道潼川府,直至清朝灭亡。 民国元年(1912),裁川北道,以府、州直隶省政,射洪县隶属四川省潼川府。 1935年,射洪县属第12督察区。 1950年1月置射洪县,县治由金华镇迁至太和镇,射洪县属川北遂宁专区(专员公署驻遂宁)。 1952年9月1日,射洪县属四川省遂宁专区。 1958年,撤销遂宁专区,射洪、遂宁、蓬溪三县划归绵阳专区。 1968年9月,绵阳专区改为绵阳地区,射洪县仍隶属。 1985年,射洪、蓬溪、遂宁3县由绵阳地区划出成立遂宁市,射洪县隶属遂宁市。 2019年7月12日撤销射洪县设立射洪市(县级)至今。 |
先秦为蜀国地,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前316)为蜀郡地。 汉高祖六年(前201),析巴、蜀2郡置广汉郡,领十三县,境域分属广汉县(县治今射洪县沱牌镇通泉坝)、郪县(县治今三台县郪江镇千子坟)。 西魏恭帝二年(555),析东遂宁郡,置怀化郡,巴兴县改为长江县,以境内有大江(涪江)故名,境域属怀化郡长江县。 唐武德元年(618),遂宁郡复为遂州,境域隶属遂州长江县;上元二年(761年),“因旧县不安,徙长江县治于凤凰川”(今大英县回马镇长江村),为境内置县之始。 北宋乾德三年(965年),改剑南道为西川路;咸平四年(1001),四川地区划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境域属梓州路长江县;明洪武九年(1376),遂宁州改为遂宁县,蓬溪改属潼川州,境域属蓬溪县。 次年,蓬溪县并入遂宁县,境域改属遂宁县;洪武十三年,蓬溪县复置,境域属蓬溪县。 清雍正八年(1730),蓬溪县在蓬莱镇设巡检署;乾隆元年(1736),改蓬莱巡检署为盐大使署;乾隆二十年,盐大使署移至康家渡(今蓬溪县红江镇),蓬莱镇改设县丞署。 清咸丰年间,蓬溪县设中、东、西乡,境域为“西乡”,置西乡团保局。 民国元年(1912),蓬溪县隶属四川省川北道潼川府,改蓬莱县丞署为分知事署。 1935年,蓬溪县改中、东、西乡为三个区,废蓬莱分知事,置蓬溪县第三区区署,并下设联保办事处。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2月建置蓬莱区,区公所驻蓬莱镇,隶属蓬溪县。 199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析原蓬溪县通仙、金元、智水3个乡和玉峰、象山、卓筒井、天保、蓬莱、河边、隆盛、回马8个镇以及红江镇的文武、永和、夏家沟3个村置大英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