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颍上县黄桥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颍上县黄桥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新庙原有个土地庙,靠河道船只很多水路运输全靠船只,船民靠岸后,来买东西,古庙形成一个集镇,生意兴隆,上道颍州,下至慎城,人们取集古庙,南北艺人常来卖艺,这里河道地形低洼,几次大水处冲倒了古庙,这里的人自筹资金重新建个新庙,庙在沙河湾套里,为跑船平安,后期庙里香火兴旺,故而得名新庙。解放前称新庙区政府,解放后1950年成立新北社,1958年公社撤销,1961年属于江口区全楼乡,1969年撤区并社,1970年芦桥人民公社,1979年建区划社,属于江口区新庙乡,1987年新庙乡划归谢桥区管辖,1992年撤区并乡,划归黄桥镇管辖,2006年调整村级区划,将花冲村,高油村,新庙村,合并为新庙村委会,2010年5月新庙村委会改为新庙社区居委会至今。

新庙村由原来的新庙、高油、花冲合并而成,该村位于黄桥镇西部,颍江路贯穿其中,西靠沙颍河,境内有百年老集“新庙集”。本村人口5359人,村民小组27个,耕地面积3232亩。该村大田作物为小麦、大豆等;经济作物以杨树苗、大棚蔬菜为主。

因位于黄桥镇,历史上此地黄姓为大户,在此地建桥,故得名。1969年6月建区划社时,建立芦桥公社,曾庙大队与黄桥大队合并为曾庙大队;1983年7月公社撤销划乡,曾庙大队改为黄武大队;1992年2月撤乡并镇,黄桥镇建立,黄武大队划分为曾庙村委会和黄桥村委会;2006年8月调整村级区划,将曾庙村委会与黄桥村委会合并为黄桥村委会,2018年改为黄桥社区居民委员会。

黄桥村由原黄桥村、曾庙两村合并而成,该村位于黄桥镇北部,淮阜铁路从境内穿过。该村人口3410人,村民小组19个,耕地面积3135亩。农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为主。

当地居民彭姓居多,又处于县城至利辛交通主要道路上,后兴为集市,得名彭集。解放初期,建立彭林乡,1958撤销彭林乡,后属于谢桥区公所,1961年建区划社,成立彭林公社,1969年撤区并社时取消,1973年建彭林管理区,1979年建区划社恢复彭林公社,1983年体改中更名彭林乡。

1992年并乡,黄桥镇成立,本村隶属黄桥镇管辖;2006年8月份并村成立彭集村民委员会,2018年改为彭集社区居民委员会。

彭集村由彭集、朗郢、王海三村合并而成,该村位于黄桥镇东南部,颍利路境内而过,境内有新兴集镇“彭集”。该村人口6249人,村民小组39个,耕地面积5801亩。农作物以小麦、大豆为主。

黄桥镇张庄村位于颍利路北,颍上至刘庄矿快速通道以东,阜淮铁路以南,颍上火车站所在地。全村耕地面积4961.5亩,共1431户,6240人,20个自然村,36个村民组。党员人员共90人。

河抱湾村由原大台、李庄、赵庄、曹庄四村合并而成,该村位于黄桥镇西南部,沙颍河从其西部蜿蜒而过。该村人口6094多人,村民小组31个,耕地面积3721亩。农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为主。

双楼村位于黄桥镇西南端,紧靠快速通道和颍江公路,南接慎城,北连新庙村,东临薛桥村,西隔颍河大坝与河抱湾村相望。双楼村是2006年村级区域调整时由曹楼村、全楼村合并而成,该村人口5328人,1200户,耕地面积3616亩,10个自然庄,该村是黄桥镇农业大村,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畜牧、水产养殖位于黄桥镇村级前列,年农业产值近千万元。

双楼村区域位置优势明显,新农村规划合理,井然有序,原全楼规划在十字路两端,原曹楼村规划在快速大道两侧,村级卫生室建成,合作医疗参保人4230人。双楼村社会治安状况好,人心思上,社会风气正,民风淳。

清朝前,从外地来了3户人家,其中两户姓郭,一户姓彭。姓郭人住西,姓彭人住东,后来人口逐步增多,姓郭人多户大,姓彭人少户小。1949年10月解放后就建成彭林公社,驻地彭老家。以郭姓在前,彭姓在后,就此得名郭彭村民委员会。1949年10月建成彭林公社,1958年1月并村郭彭并了庙后村,1960年1月调整村级划村后,原郭彭村村名继续使用。

1969年12月底撤彭林公社为彭林管理区,直属黄桥大公社下属单位,郭彭村民继续使用,1992年3月撤区并镇黄桥镇成立,2007年村级调整,郭彭村与庙后村合并,仍沿用郭彭村名。

郭彭村由原郭彭、庙后两村合并而成,该村位于黄桥镇东部,北靠铁路,西接颍利路。本村人口4267人,村民小组26个,耕地面积4224亩,农作物以小麦、大豆、五米为主。

相传很久以前有个人叫做“王焦”、后此人在此地结婚生子、繁衍后代、后人在其死后把他们的祖先“王焦”居住的地方取名曰“王焦”,后来此地王焦庄人员越来越多、众人商议以后决定把此村得名为王焦村,在2006实行并村制以后将赵吴村并入王焦村至今。自1958年建,以境内王焦村命名,1961年建区划社时,为彭林公社王焦大队,1973年建彭林管理区。

1983年体改后,成立彭林乡王焦村。

1992年3月撤区并乡,由原谢桥区的小集乡、新庙乡和彭林乡组成黄桥镇,王焦村属黄桥镇至今。

王焦村由原王焦、方庄、赵吴三村合并而成,该村位于黄桥镇西南部,东与谢桥镇、夏桥镇毗邻。本村人口6584人,村民小组34个,耕地面积8230亩。农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多种植西瓜。

以前这里住着一位很有钱的薛姓大地主,修建一座桥,故取名叫薛桥。1949年建新庙乡,1958年公社化时撤,1961年建区划社时,成立新庙公社,1969年撤区并社时,本社随着撤销,1973年建新庙管理区,1979年建区划社时,仍名新庙公社,1983年体改时更名新庙乡,1975年新庙体改中,1992年3月撤乡并镇黄桥镇成立,2006年10月薛桥村,吴台村两个村合并成薛桥村村委会,一直延续至今。

薛桥村由薛桥、吴台两村合并而成,位于黄桥南部,与慎城镇相邻,颍利路与颍江路在其境内交合,交通便利。该村人口4955,村民小组21个,耕地面积4055亩。农作物以小麦、大豆为主。

两岗村委会辖内有前岗、后岗两个居民点,以两个居民点都有“岗”字,故取名两岗。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两岗大队。

1961年建区划社时,两岗大队划出。

姚海、小黄庄、新牛、中心、王台、李台等村庄为姚海大队属小集公社。

1973年建小集管理区,1979年建区划社时,恢复小集公社,1983年体改中,两岗村仍属小集乡。

2006年10月调整村级区划,三湾、焦海、两岗三个行政村合并,取名两岗村委会。

两岗村由两岗、三湾、焦海三个村合并而成,位于黄桥西部,快车速大道以其境内穿过,西靠沙颍河,环境优美,民风淳厚。该村人口4802人,村民小组37个,耕地面积3190亩。

该村农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为主,今年来,通过种植结构调整,部分村民种植杨树苗,效益显著

因当初该地点是周围人们活动、商品交易的一个集中地点,后来慢慢的形成了稍大点的规模,渐渐的人们就称呼此地为小集子,由此而来。1961年建区划社成立小集公社,位置在小集子,1969年撤区并社,本社撤销,1973年建小集管辖区,1979年建区划社,恢复小集公社,驻地由小集子迁至中心庄。

1983年体改中更名为小集乡,1992年撤乡建黄桥镇,小集乡撤销,2006年调整村级区划,将万海、姚海、顾台、小集4个自然村合并为小集村,更名小集村民委员会至今。

该村由原来的小集、万海、姚海三村合并而成。位于黄桥镇西北部,颍江路、快车大道以其境内穿过,本村人口5943人,村民组37个,耕地面积4957亩。小集村故称“瓦罐集”,以烧制日常用品,面盆、瓦罐得名,农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为主。

牛庙村由原路彭、牛庙两村合并而成,位于黄桥镇北部,该村南枕铁路,北靠刘庄煤矿,铁路运煤专线传境而过。本村人口3157人,村民小组18个,耕地面积3515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

更多资料
閺冨懏鐖堕幖婊呭偍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