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泉县田桥乡前王楼中心村位于县城南部,距离县城四公里,由原来田桥乡前王楼行政村,后王楼行政村,柴庄行政村合并而成.前王楼行政村和后王楼行政村原来的蔬菜种植比较有名,被誉为临泉县城的菜蓝子,柴庄的粉丝加工比较有名,加工的粉丝一度行销全国十几个省市。 |
田桥乡大王村位于田桥乡东部,距离县城5KM,交通便捷,地理条件优越。全村14个村民组,人口1117户5714人,村民代表有70人,耕地面积3768亩。4个党总支部共有党员73名,201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3500元。近年来,村党(总)支部积极开展创建“五个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不断加强村民自治,确保了党对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力推动了全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
田桥乡满楼村位于田桥乡东部,距离县城6KM,交通便捷,地理条件优越。满楼村由原满楼行政村、韦楼行政村、柴小行政村及韦新行政村四个村合并而成,全村16个村民组,人口1020户5548人,耕地面积4125亩。村党总支部有党员86名,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近年来,村党(总)支部积极开展创建“五个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不断加强村民自治,确保了党对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力推动了全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田桥乡满楼村利用靠近县城优势,大力发展养殖、种植业,生猪养殖在周边比较有影响,满楼村还大力发展建筑业,村里的劳动力大多从事建筑行业,满楼村还利用其在外务工人员多的优势,加大信息交流力度,积极引导在外发展比较好的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目前已有几个发展能人,带着技术在家乡创业,吸收了一批农村劳动力到企业务工。 |
田桥乡八里村位于田桥乡北部,紧邻县城及城关镇,交通便捷,地理条件优越。八里村由原八里行政村、大朱行政村合并而成,全村16个村民组,人口896户4552人,耕地面积2780亩。村党总支部有党员43名,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村集体没有债务,农民政策性负担为零。近年来,村党(总)支部积极开展创建“五个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不断加强村民自治,确保了党对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力推动了全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村党(总)支部多年被上级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田桥乡八里村紧紧抓住田桥乡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机遇,主动配合政府做好县城二环路及田桥乡工业园区土地征用基础工作,吸引更多企业落户田桥乡八里村,发展村级经济,增加村民收入,改善村集体经济薄弱境况。村党总支、村委会还积极争取相关政策和项目,组织实施了小流域水利改造工程、实施无公害粮食生产。 |
田桥乡代营村营村位于田桥乡北部,距离县城5KM,交通便捷,地理条件优越。代营村由原代营行政村、沙埠口行政村及赵庄行政村三个村合并而成,全村12个村民组,人口1002户5089人,耕地面积2279亩。村党总支部有党员50名,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近年来,村党(总)支部积极开展创建“五个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不断加强村民自治,确保了党对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力推动了全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田桥乡代营利用靠近县城优势,大力发展养殖、种植业,生猪养殖,水产养殖在周边比较有影响,代营村还大力发展建筑业,村里的劳动力大多从事建筑行业,代营村还利用其在外务工人员多的优势,加大信息交流力度,积极引导在外发展比较好的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目前已有几个发展能人,带着技术在家乡创业,吸收了一批农村劳动力到企业务工。 |
田桥乡蒋寨村位于田桥乡中部,距离县城9KM,交通便捷,地理条件优越。蒋寨村由原蒋寨行政村、中张楼行政村及西王行政村三个村合并而成,全村13个村民组,人口812户4164人,耕地面积4125亩。村党总支部有党员58名,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近年来,村党(总)支部积极开展创建“五个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不断加强村民自治,确保了党对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力推动了全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田桥乡蒋寨村利用靠近县城优势,大力发展养殖、种植业,生猪养殖在周边比较有影响,蒋寨村还大力发展建筑业,村里的劳动力大多从事建筑行业,蒋寨村还利用其在外务工人员多的优势,加大信息交流力度,积极引导在外发展比较好的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目前已有几个发展能人,带着技术在家乡创业,吸收了一批农村劳动力到企业务工。
|
于田桥乡西部,距离县城8KM,交通便捷,地理条件优越。李营村由原李营行政村、李楼行政村合并而成,全村12个村民组,人口973户5090人,耕地面积3675亩。村党总支部有党员60名,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近年来,村党(总)支部积极开展创建“五个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不断加强村民自治,确保了党对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力推动了全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田桥乡李营利用靠近县城优势,大力发展养殖、种植业,生猪养殖,水产养殖在周边比较有影响,李营村还大力发展建筑业,村里的劳动力大多从事建筑行业,李营村还利用其在外务工人员多的优势,加大信息交流力度,积极引导在外发展比较好的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目前已有几个发展能人,带着技术在家乡创业,吸收了一批农村劳动力到企业务工。
|
该村于2006年8月由郭庄、李老庄合并而成。目前全村辖7个自然村,包括李老庄、郭庄、朱营、景庄、李寨、东朱庄、刘庄,全村1255户,5055人,其中贫困人口830人,耕地面积3570.08亩,人均纯收入5500元。该村于2006年成立了党总支,现有党员46名。村委会位置在李老庄自然村西南角,紧靠田韩路,用地面积1.1亩,建筑面积305平方米。主要经济作物种植情况:芝麻、蔬菜瓜果、中药材(白术、穿心莲);产业特色:优质小麦示范种植基地;优质玉米种植基地;瓜果蔬菜基地:李老庄草莓种植基地300余亩。养殖业有养鸡场,占地3.8亩,存栏20000只;文峰毛猪专业合作社存栏2200余头,占地10余亩。 |
1949年3月属李老区,建名前刘寨大队,1961年9月属李老庄公社前刘寨生产大队,1983年属李老庄公社前刘寨行政村,1986年6月属李老庄乡前刘寨村民委员会,1992年3月属田桥乡前刘寨村委会,2006年8月由原李庄、前刘寨两个村合并为前刘寨村委会。 2015年撤销田桥乡,设立田桥街道,设立前刘寨社区居民委员会,属田桥街道至今。 前刘寨社区:位于田桥街道西部,距离县城10KM。前刘寨社区由原前刘寨村、李庄村合并而成,全村8个村民组,人口873户4334人,耕地面积3145亩。 |
田桥乡孙庄村位于田桥乡西部,距离县城11KM,交通便捷,地理条件优越。孙庄村全村8个村民组,人口639户3372人,耕地面积2639亩。村党总支部有党员27名,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近年来,村党支部积极开展创建“五个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不断加强村民自治,确保了党对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力推动了全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田桥乡孙庄利用靠近县城优势,大力发展养殖、种植业,生猪养殖,水产养殖在周边比较有影响,孙庄村还大力发展建筑业,村里的劳动力大多从事建筑行业,孙庄村还利用其在外务工人员多的优势,加大信息交流力度,积极引导在外发展比较好的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目前已有几个发展能人,带着技术在家乡创业,吸收了一批农村劳动力到企业务工。 |
1949年3月属城关区田桥乡,建名南张楼大队,1961年9月属田桥公社叫南张楼生产大队,1983年属田桥乡叫南张楼行政村,1986年6月改称南张楼村民委员会,1992年3月叫南张楼村委会,2006年8月由原老杨、南张两个村合并为南张楼村委会。 2015年撤销田桥乡,设立田桥街道,改为南张楼社区居民委员会,属田桥街道至今。 田桥乡南张行政村,共936户,4607人,耕地面积3732.9亩,共5个自然村,分为14个村民组,村党支部-员62人,村室位于村公路南侧,占地面积400平方米,村民代表70人。 |
田桥乡于营村位于田桥乡西南部,距离县城16KM,交通便捷,地理条件优越。于营村由原于营行政村、蒋桥行政村合并而成,全村8个村民组,人口882户4760人,耕地面积3967亩。村党总支部有党员45名,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近年来,村党(总)支部积极开展创建“五个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不断加强村民自治,确保了党对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力推动了全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田桥乡于营利用靠近县城优势,大力发展养殖、种植业,生猪养殖,水产养殖在周边比较有影响,于营村还大力发展建筑业,村里的劳动力大多从事建筑行业,于营村还利用其在外务工人员多的优势,加大信息交流力度,积极引导在外发展比较好的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目前已有几个发展能人,带着技术在家乡创业,吸收了一批农村劳动力到企业务工。 |
因谢姓为主,庄又大,故名大谢庄。1949年3月属城关区田桥乡,建名大谢庄大队,1961年9月属田桥公社叫大谢庄生产大队,1983年属田桥乡叫大谢庄行政村,1986年6月改称大谢庄村民委员会,1992年3月叫大谢庄村委会,2006年8月由原朱元、大谢两个村合并为大谢庄村委会。 2015年撤销田桥乡,设立田桥街道,改为大谢庄社区居民委员会,属田桥街道至今。 大谢社区:位于田桥街道南部,耕地面积5911.7亩,9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1455户,共6440人。 |
三合社区位于县城西南角,共6个自然村,一个农民企业园,5736人,43名党员,南邻田桥乡,东邻政务新区,北靠102线,西至流鞍河,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田氏农作物种植合作被省农委评为“信息化建设示范社”,市供销社评为“市级先进专业社”主要以小麦、玉米高产创建为主,农民创业园内拥有服装加工业、药业等,3所学校,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党支部号召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优势,努力学习技术,学习经营观念,摒弃陈规陋习,在勤劳致富上一展身手,要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该居委会依据本地区有利条件,争取到许多优惠条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以独资、合资或股份制的形式办厂。多种经营体制在不断完善,目前,面粉行业、冷冻行业,建材、建筑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组建起一个又一个的公司,以质量求生存,靠科技求发展,已成为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承包经营、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已得到有机结合,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已被充分调动起来。依托泉河商城,发展短平块项目,280余户群众迅速脱贫致富,过上了小康生活,近千名剩余劳力或下岗职工也都找到了致富的门路。群众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均纯收入已达2600余元,集体经济迅速壮大,年收入3万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