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三江口镇 | 隶属:昌图县 |
行政代码:211224103 | 代码前6位:211224 |
行政区域:辽宁省 | 地理分区:东北地区 |
长途区号:024 | 邮政编码:112000 |
车牌代码:辽M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87.7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26万人 |
人口密度:约12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6个社区、12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光绪十五年(1889)因大雨东辽河泛滥,洪水淹没右岸,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后旗的三江口地区严重受灾。无家可归的人们纷纷渡河到东辽河左岸后大明屯定居。由于三江口的住户居多,有些手工业业主、经商户重操旧业,故后大明屯改为三江口,沿用至今,故名。
基本介绍:
三江口镇位于昌图县最北部,位于东辽河的左岸,科尔沁沙漠的南缘。地处东经132˚;43´;,北纬43˚;2´;,北及东北与吉林省双辽市、梨树县接壤,东南、南与昌图县付家镇、古榆树镇相邻,西与内蒙科左后旗隔河相望,是辽宁省最北部的城镇。
该镇南北长37公里,东西宽22公里,区域面积187.75平方公里,镇境周长118公里。全镇辖15个行政村,3个居民委,7830户,三万口人(农业人口2.5万)。共有耕地101.052亩,劳动力7.440个。
三江口原名后大明屯。据查1889年(光绪十五年)因大雨,东辽河泛滥,洪水淹没右岸良田和
文化旅游:
三江口镇新立村出土的“白沙滩遗址”,是6千年前的文化遗存。
历史沿革: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建大明屯;后大明屯改为三江口镇。
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梨树县,为第八区(三江口)。
日伪统治时期,属梨树县,为智能村(三江口)。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秋,属昌北县,为三区(三江口)。
1954年,昌北县并入昌图县。
1958年,三江口区改划为海丰、古力革2乡,属昌图县。
1958年末,为三江口公社,属昌图县。
1969年,三江口镇并入三江口公社。
1980年,复设三江口镇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北江社区是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三江口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庆丰社区是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三江口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前海丰社区是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三江口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口袋房子社区是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三江口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山嘴子社区是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三江口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新建社区是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三江口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三江村是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三江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力村是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三江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三马架村是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三江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王村是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三江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宝龙村是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三江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刘胡村是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三江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太平山村位于辽宁省最北部,科尔沁沙地东南边缘,林木覆盖率37%。建成宽带密网,并建成了宽400米、长7华里的三北防护林大林带;村内建成总长50公里的绿…[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团结村是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三江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二河村是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三江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刘塘坊村是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三江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庄家窑村是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三江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海丰村是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三江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