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云桥
五云桥为江阴市文物保护单位。
五云桥位于江阴南门驻节亭南(又称接官亭),跨古锡澄运河。南门端明桥、高明桥(二桥俗称八字桥)为古锡澄运河由北向南的起始点,五云桥为古锡澄运河江阴至无锡的第一桥。这儿是古时江阴城外东西绕城交通的重要通道。因运河阻隔,人行极其不便。明朝万历年(1573~1620)间,商人王玺购置石材,兵使蔡献臣以开河节余的银两资助,建造此桥。古时五云桥所在地为南门外农田旷野之处,桥建成之时,正值日落西山,彩霞满天。且这儿每天日出东方,朝霞万丈,故取名‘五云’。‘五云’指五色瑞云,取吉祥之意。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737),知县沈世清因见五云桥倾圮,倡导募捐资金修缮,时有僧人子立响应,募得资金重建五云桥。乾隆五年(1740)知县蔡澍捐款大修,并为‘五云桥’题联。现在刻在桥上的南北桥联仍为蔡澍所题。清嘉庆初年(1800)因桥倒坍重建。清道光四年(1824)和八年(1828)二次修缮五云桥。同治十年(1871)当地居民集资重修五云桥,并加砌东西两堍。东西走向,单孔石孔桥,名五云桥。该桥长33米,宽4米。该桥有桥联,南联;桥卧长虹,亿万姓咸歌利济;江镇净练,百千年常庆安澜。北联:建一邑之鸿规,今其有拯;乐四民之利济,惠节无缰。
地址:澄江街道澄南社区南门外
澄江街道:澄江街道地处江阴市中心城区,是江阴市委、市0所在地及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124.3平方公里(含新城东办事处),下辖49个社区居委会和22个村民委员会,2008年末有户籍人口22.9403万人、外来人口10.8458万人。 澄江自古人才彪炳,孕育过“刘氏三杰”、教育家吴研因、爱国高僧巨赞、中国中草药化学研究先驱赵承嘏、“中国机器人之父”蒋…… 澄江街道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