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隐寺
招隐寺(读书台、听鹂山房、虎跑)在市区以南约3.5公里处有一座山,原名兽窟山,因南朝著名艺家戴颙隐居此山中,改名为招隐山,又名戴公山。在此山麓有一组文保单位,由以下几处组成。
招隐寺,始建于南朝宋景年元年(432),原为戴颙住宅,其女矢志不嫁,改宅为寺,叫招隐寺,唐宋以后,几经兴废。清咸丰年间,寺毁于火。同治、光绪间重建,抗战时遭毁,1981年重建。
听鹂山房,是戴颙的住所,他在长期研读音乐,静听鹏声,他死后,其女为了纪念他,题名为“听鹂山房”现建筑为1981年重建。
读书台和增华阁。读书台面阔三间12米,单檐歇山顶,四面有回廊,现建筑为同治间江面提督冯子材重建。室内有石案一具,刻有“普通元年,岁在甲子”,普通元年是反映公元520年。
增华阁在读书台右侧,面阔五间17.5米,单檐歇山顶。
读书台和增华阁是萧统居住和编著《文选》的地方。萧统(501-531)字德施,梁武帝萧衍的长子。公元502年立为太子,他觉得作皇帝虽然至高无上,但死后泯灭无踪,只有写出好文章的人才能流芳百世。因此他不求官位,只爱读书,曾游学南朝各地,最后看中招隐山,筑读书台,建增华阁,20岁定居山中,长达十一年之久,编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学总集—《昭明文选》。书成后,他心血干枯双目失明,病逝建康。
南山街道:新增街道 321111008 南山街道 镇政复【2016】14号…… 南山街道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