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省 > 德州市 > 陵城区旅游

徽王石桥

徽王石桥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徽王石桥位于德州市陵城区徽王庄镇,年代为1942年。2022年1月,被核定公布为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徽王庄石桥位于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徽王庄村东200米处马颊河(旧称赵王河)上,石桥年代久远,距今约800年,为山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800年来,徽王庄石桥历经岁月沧桑,饱经战火侵扰,见证了波澜诡谲的历史风云。而今矗立马颊河上的这座大桥,是新中国成立后重新修建的桥梁,由原来的十三孔缩为现今的七孔。修建所用的砖石、檩条、横梁、古砖、石碌碡、镇河吸水兽头等都是原桥拆卸下来的老物件。

徽王庄石桥始修于金代。一共十三孔。东西走向,石墩旧圆柱木面。主桥50余米,护坡30余米。桥高5米,桥宽6米。桥墩由42根石柱组成,一排3个,纵向14排,石柱由8至10个碌碡组成。

每排石柱之上架横梁一个,横梁之间有12根檩条用卯榫相连,一共14架横梁156根檩条。檩条之上铺满密集的椽木。椽木之上盖芦苇编织的苇把。桥面是灰土调拌而成,坚实而坚硬。两侧镶有木栏杆。护坡桥头由古蓝砖构筑,在高4米处镶有吸水兽头。这兽头是水文标尺,也是防汛最高警戒线。

清代乾隆时期《德州志卷十二·艺文》载有清李世垣《募修兴龙寺大桥疏》,其中写道:“石桥者,金时所建,明人称为徽王庄桥是也。”清代康熙德州志也提到徽王庄石桥的名字。

这座大桥在明清两代是河间路赴齐州(济南)的交通要道,其经东光、吴桥、安德、临邑,济阳,直抵济南。

民间流传有谚语“虎头喝了水,下洼蹬了腿”。桥西北侧建龙王庙一座,庙前立一石塔,塔高10米许。石塔前空地置石龟(赑屃)一个,巨大绝伦,背部驮一石碑,记载清中期募捐修桥的人物钱粮功绩。桥东西各立镇水兽石狮子2个,其双目圆瞪,张嘴獠牙,肃穆而充满震慑。

地址:德州市陵城区徽王庄镇

延伸阅读:

·第六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邻近的陵城区旅游景区
走遍陵城区
旅游搜索

>>李家桑园村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和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旧址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粤ICP备130019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