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庙戏台
火星庙戏台为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火星庙戏台在山巷位于今穆源小学内。戏台座北朝南,东西两侧有形有状相同的看廊,中间为天井场地,占地近900平方米。前台长4.3、宽3.75米,东、西、南、三面檐橼、交叠伸出1米,东、西两角高翘,上有如意云纹绶带缠蝙蝠、银锭及“文王求贤”、琴、棋、书、画,福禄寿三星及双童子掌大扇,招财进宝等七仙像图案、浮雕,栩栩如生,后台与前台相连。后台与前台相连,后台房屋三间,面阔19.4,高7.6米,进深5.4米,两侧与看台相通,有“寿”字和牡丹流水纹饰浮雕砖。两侧看廊各为五架梁房屋,面阔9间,长24.8,进深五檀4.57,高6.20米。看廊为雅座包相,空地为普通观众席。
戏台及看廊为清代建筑。当时,每年农历6月23日举行庙会,演戏、致祭,十分热闹。平时于此聚会者甚多,演戏经常不断。
火星庙供奉祆神,出自西域,以火神祠之,始建年代不详。宋嘉定义中迁于今址,清乾隆年间重修建,后多废兴,咸丰三年(1853)毁于战火,同治初(1862-1863)重建。1992年市非居住房管所对西看廊进行了整修。
火星庙戏台于1982年由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