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氏祠堂
拾氏祠堂院北200米处的拾氏宗祠建于民国四年,拾家祠堂坐北朝南,原为一个四合院,现仅存祠堂,祠堂左厢房、东厢房。祠堂石基青砖墙,硬山顶,人字形梁架,带檐。祠堂左厢房已改动,屋面为现在流行的红瓦,但结构和墙体尚存,东厢房部分改造。拾家祠堂为居住拾东村的拾姓家族的祠堂。拾氏宗祠原为一处坐北朝南的二进院落,占地2亩,前院有门楼,穿过门楼西侧为拾氏祖坟,坟前有花坪隔栏,和后院以圈门相通,后院是雄伟、高大的三间大殿石基础青砖墙,单檐出厦,檐下朱红抱柱支撑,木棂子门,内设拾氏祖宗牌位,门前条石台阶五步。大殿外东西配房三间,屋内立碑多块,记录建祠经过和拾姓亡者生平。后年久失修,有些建筑坍塌。解放后至1980年,拾氏宗祠被当作兵工厂和学校使用,学子遍布海内外。拾方春老人说,不少已经定居在外的人,依然忘不了在这里度过的书香岁月,有时候也会来回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