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南省 > 长沙市 > 长沙县旅游
杨玉科墓

杨玉科墓

杨玉科墓位于果园镇今古井社区(原高楼村),东邻新明村,南界春华镇,西与黄花镇、田汉社区、杨泗庙社区相通,北与浔龙河村相邻。杨玉科在云南抗法战争中牺牲后,谥武愍,光绪帝下旨在杨玉科长沙故土造墓园,规模达五亩。石人、石马、石龟分列坟墓两侧。20世纪50年代后,附近修筑河坝、水塘,用了碑石、石人、石马、台阶等部分构建,今仍能见到。

杨玉科(1838—1885),清朝著名爱国将领。字云阶,祖籍长沙县东乡高楼村。其祖父杨纯修从长沙到云南兰坪,开采矿藏,攒了一些钱。受“士农工商”排名影响,杨纯修觉得还是种地、读书是正道,便在兰坪买了些地,做起了农民,杨玉科便出生在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营盘镇沧东村委会西营村的一个农村家庭。

后家境逐渐破落,其父曾请先生给他,因厌学没有学成,却在村里劫富济贫,至当地富人厌恶,便到较远的村寨王员外野菔ρб铡T蓖馕仕�“你是学文还是习武?”杨玉科答:“我愿习武。”于是王员外建议他投军报国,并赠纹银三百两作为盘缠。杨玉科用这些纹银招兵-,结伴投奔清军,途中剿了不少悍匪,名声大振。不久得重用,派他去镇压大理城内的反清义军。杨玉科用计,很快攻占大理城。

光绪十年(1884)八月二十二日,法国侵略者发动“马尾海战”,侵占安南(今越南),进犯我国。时任广东高州镇总兵提督的杨玉科奉命率广武军三营出镇南关(今友谊关)抗法。他镇守谅山府属的观音桥,设伏三道,痛击法军,连战皆捷,使法军闻风丧胆。次年(1885)二月,镇守谅山的清军西线主将广西巡抚潘鼎新放弃谅山,逃回镇南关内,法军轻易占领了谅山,并重兵北伐。杨玉科在关外作战,失去后援,遭敌重围,气愤地说:“吾百战余生,今得死所矣!”,仍毫不退缩,与敌军浴血奋战,法军最终败阵而逃,杨在追击法军过程中不幸中炮身亡。

杨玉科曾“开山筑路,兴商通贸”和“解囊助教”,光绪三年(1877)捐资在边远的兰坪县澜沧江岸创建第一所学校——“沧江书院”,还把自己的府邸捐给当地政府办学,建立“大理西云书院”,后改为“西云书院”,是滇西最大的书院,今为大理一中。

云南大理留日音乐学者李燮羲号召“人人学当武愍公”的同时,在1907年出版的《云南》杂志第四期上,以剑虹之名,创作出《云南大纪念》歌曲,在红土高原之上,以万众怒吼之声,为杨玉科将军唱颂歌,为我中华儿女,为滇军英勇将士鸣不平。《云南大纪念》歌词二则曰:

快哉安南役,快哉安南役,歼孤拔,滇军奏奇绩。滇军真勇绝,宣关围,四十日,城破在旦夕。斑师诏,真痛惜,到而今,金马碧鸡已非昔。我滇人,我滇人,大纪念,快哉安南役。

壮哉武愍公,壮哉武愍公,镇南关,为国血流红。名誉战死雄,招国魂,谁作主,法路已修通。铁血外,无主义,竞生存,人人当学武愍公。我滇人,我滇人,大纪念,壮哉武愍公。

杨玉科为国捐躯后,朝野震动,清政府追赠杨玉科为“太子少保”,谥号“武愍”,故称杨玉科将军为“杨武愍公”,光绪帝三次谕赐祭文,宣付国史馆立传。在大理府和广西镇南关建立杨武愍专祠,地方官员四时八节要朝拜。同时下旨在长沙建造杨氏祠堂,面积三亩,上、下两栋,中设天心,内有五只麻石乌龟,另有高2.2米、宽1米的青石碑,篆刻将军事迹。祠前有麻石构造的凉亭,一只麻石龟,一块青石碑。石阶均为两尺多宽的麻石。

杨玉科墓今列为不可移动文物。

邻近的长沙县旅游景区
走遍长沙县
闂傚倸鍊搁崐椋庣矆娓氣偓楠炴牠顢曢敃鈧悿顔姐亜閹板墎鐣辩紒鐘靛█閻擃偊宕堕妸褉濮囬梺绋款儏椤︾敻寮诲☉銏╂晝闁挎繂妫涢ˇ銉х磽娴e搫鞋妞ゎ偄顦遍幑銏犫攽閸モ晝鐦堥梺绋挎湰缁嬫垵鈻嶉敐澶嬧拺缂佸顑欓崕婊堟煙閸戙倖瀚�

>>彭寿松家族墓

返回电脑版

闂傚倸鍊搁崐宄懊归崶銊х彾闁割偆鍠嗘禒鍫㈢磼鐎n偒鍎ユ繛鍏肩墪閳规垿鎮╁畷鍥舵殹闂佺粯甯$粻鏍蓟閻旇櫣纾奸柕蹇曞У閻忓牆鈹戦埥鍡椾簼闁挎洏鍨藉濠氭晲婢跺浜滅紓浣割儐椤戞瑥螞閸℃瑧纾肩紓浣靛灩楠炴劙鏌涚€h埖瀚�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妞嬪孩顐介柨鐔哄Т闂傤垱銇勯弬鎸庮潔婵炴垶姘ㄩ惌娆愩亜閵忥絾纭鹃柍瑙勫灴閹晠顢欓懖鈺€绱樻俊鐐€栧褰掑礉濞嗘挾宓侀煫鍥ㄧ⊕閺呮悂鏌ㄩ悤鍌涘13001937闂傚倸鍊搁崐椋庣矆娓氣偓楠炲鏁撻悩鍐蹭画闂備緡鍓欑粔瀵哥不椤栫偞鐓ラ柣鏇炲€圭€氾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