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龙骧墓
陈龙骧墓在安沙镇黄桥村牛头山顶,修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坐东朝西,由墓冢和墓碑组成,占地20平方米。土筑圆形墓冢后,立高3.65米、宽1.16米、厚0.78米墓碑,书“陈龙骧烈士墓碑,1899—1930”。碑下方刻烈士遗诗:
丹青难驻四时颜,莫惜韶光去不返。
抱志未酬三十载,愿留肝胆照人间。
碑反面刻烈士生平简介。陈龙骧(1899—1930),安沙镇鼎功桥人,1916年考入湖南省电灯局当机务员,曾任机务班长。1918年到长沙县第一女子高小开始了为期七年的教书生涯。
1925年,陈龙骧发起组织“培根学社”,组织社员阅读进步书刊,学习革命理论,研讨救国救民之道,创办“培根学校”,免费招收贫苦农民子女入学。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
1926年2月,赴广州中央政治讲习班学习。结业后,经毛泽东挑选,与黄克诚、曾三等50名湘籍学员到北伐军工作,任第七军政治部书记。12月,在国民党长沙市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市党部执行委员,宣传部部长。
马日事变后,陈龙骧先后打入湖北南沔县(今仙桃)禁烟局、安徽泾县公安局,当局长。被叛徒出卖而被捕,押至长沙,受尽各种酷刑。背部被烙得皮肉脱落,两个拇指被吊断,双腿也被踩断。而他宁死不屈,坚守党的秘密。在公审大会上,他强忍刑伤,大声疾呼:“打倒蒋介石。”表现出无畏的英雄气概。
1930年3月21日,陈龙骧被枪杀于浏阳门外识字岭。就义前,给妻、儿写遗书,书、于照片背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烈士生前亲密战友、时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曾三同志题“浩气长存”墓碑,对陈龙骧烈士作出高度评价。
陈龙骧烈士墓今列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