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顺桥
豫顺桥为富源县文物保护单位。
又称东门桥。位于富源县中安街道东门社区富源县中医院西南50米处。豫顺桥由东向西横跨于东门河上。
桥为青石拱券纵联砌筑,单孔。桥全长24米、宽5.3米、高7.1米,孔跨径18米。原桥面由不规则的纯青石块铺砌,形成两端低中间高的弧形。由于桥中部高凸,桥两端各设3级石台阶以减缓坡度,故只能供行人、马帮使用。桥面两侧设条石护栏,桥拱两面桥楣正中阳刻太极图。桥东原立有1通建桥碑,现已损毁。
据清康熙、光绪《平彝县志》记载:豫顺桥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由邑人张大云倡议筹建。“豫顺桥”,取“和顺平安”之意。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由于损毁严重,知县韩再兰及地方绅士又捐资重修。历史上,由于豫顺桥古朴、典雅,加之周边景色优美,明清时期曾将此桥列为“平彝八景”之“豫顺仙桥”“玉真仙桥”等。20世纪70年代“文革-”期间,建桥碑和部分条石护栏被毁。2003年重修时,以原桥为基础,在桥面上加固一层青石板,将两端引桥部分改为5级条石台阶,桥面两侧加上1米高的石望柱和石裙板护栏。由于桥地处清代平彝县县城的东门附近,故又称东门桥。
2011年6月,富源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