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浩寺遗址
颐浩寺遗址为青浦区文物保护单位。
颐浩寺遗址位于金泽镇金溪居委会迎祥街12号。宋景定元年(1260年)里人费辅之创建,相传为宰相吕颐浩宅,故得名。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建大雄宝殿等,元贞元年(1295年)奉旨赐名颐浩禅寺,时有鸳鸯楼、大山门等亭台楼阁二十余处,规模宏大,“虽杭之灵隐,苏之承天,莫匹其伟。”后历代多次修葺,1938年大部分建筑毁于轰炸。现仅存元代“松江府颐浩寺记”碑1方、“不断云”石刻、大殿柱础12个、佛台基座1个和少量破碎方砖。碑为青石质,方首,高2.56米,宽1.31米,厚0.32米,元至元七年(1341年)立,文字为行楷,20行,670字,记载颐浩寺创建的历史。表面斑驳脱落,文字已难辨认。“不断云”石刻原是颐浩寺内金鱼池四周的石护栏,因图案为连续的云朵而名,传为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所绘,系高浮雕,青石质,每块高0.66米,宽0.42米,原总长40多米,后寺遭战火,金鱼池毁损,石刻残存部分被砌在墙内,现存20多米。大殿遗址长16.3米,宽13.8米。颐浩寺遗址现保存基本完好。现为青浦区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