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家围
邹家围为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邹家围,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丰良镇莲花山脉尖髻山麓璜溪村,原名“上兴围”,是邹氏丰顺开基祖邹肇松11世孙诰封骁骑将军邹瑞(字辑侯)在康熙六年(1667年)创建的客家围村。
整个村落由一座三进二横三围龙的围龙屋构成,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3800平方米,规模庞大,布局典型,结构独特,保存状况完好。邹家围东依尖髻山,西傍璜溪水,南、西、北三面都是自然石砌成的5至7米高的石坎,在西北、东北、东南、西南方位建了四个大门,整体是由堂屋、横屋、围龙屋、化胎、池塘五部分科学地组合而成的围龙屋典型布局,其中围龙屋由一个个似四合院的建筑单元连缀而成的结构,在粤东客家围龙屋建筑中独树一帜,为客家建筑艺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邹家围居民都是邹氏同宗,最多时超过1500人,是典型的聚族而居的客家村落。据《邹氏联宗族谱》载,自邹氏丰顺开基祖邹肇松次子念八郎于明朝永乐年间在璜溪大塘村寨顶定居、在璜溪田心村岭下建立祠宇以来,历经600余年生息繁衍,至今已发展到30000多人,在邹家围及周边有5000余人,其余迁徙到揭东、揭西、龙门、江西、四川、广西贺州等地方及世界各地,宗派繁盛,人丁兴旺,人才辈出,闻名遐迩。
据传,邹家围和丰良镇古建筑“少师第”(与邹瑞同时期丰顺历史名人吴六奇的府邸)的选址、布局和结构,同是清朝平南王尚可喜上奏顺治皇帝特派国师曾白明亲临勘察并定局的,因而邹家围建筑中所承载的风水文化备受瞩目,使之成为粤东名村之一。其风水文化中所蕴涵的人文地理学、风景美学、生态建筑学、环境心理学等科学成分更是人居环境选择研究的不可多得的个案。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