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毓华故居
单毓华故居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单毓华故居是一栋民国时期两层砖木结构建筑,于1921年初修建,距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单毓华(1883—1955)字枚叔,泰州人,法学家,为泰州现代名人,其资料编入《泰州文史丛书》。他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断案公平,人称“青天”;致力教育,慨助巨资,义举感人;生于泰州,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应县、州、府童子试,均为第一名。光绪二十五年人南京实业学堂。光绪二十九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法政大学,获法学士学位。光绪三十四年回国,殿试中举人。先后任清大理院推事、天津地方审判厅厅长,上海震旦大学,上海法政学院、上海法学院教授,上海三吴大学法学院院长,上海律师。1940年汪伪政权成立,他坚守民族气节,称病隐居。坚持民族气节,拒绝汪伪诱逼,为国人所敬。抗战胜利后,和梅兰芳发起组织同乡会,多方奔走、劝募捐资,救济苏北贫困群众。单毓华故居于1995年由单声先生捐赠给泰州大浦小学。
为了宣传单毓华、单声的爱国主义精神,2005年8月,决定重新修缮单毓华故居,按照晚清、民国建筑风格,修旧如旧,于2006年初修缮后的单毓华故居,古朴典雅,焕然一新。东西长47米,南北宽约30米,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故居内设“单毓华单声爱国主义事迹陈列馆”,现为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