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盘古山镇 | 隶属:于都县 |
行政代码:360731102 | 代码前6位:360731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797 | 邮政编码:341000 |
车牌代码:赣B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57.8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63万人 |
人口密度:约103人/平方公里 | |
办公地址:仁风圩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注释:“(盘固山)在江西会昌县东南一百二十里,亦名盘古山。”“(寰宇记)其山盘纡缯峻,因号盘固”。
基本介绍:
盘古山镇被誉为赣南山区一颗璀璨的“明珠”,现驻有江西钨业集团盘古山分公司、仁风林场、盘古山茶叶有限公司,及正在建设的人和煤矿、拥有二万亩油茶基地的金龙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当前,镇党委、政府正围绕“民生”与“发展”两大主题,深入学习贯彻-精神,积极推进县委县政府“三区引领四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圩镇常住人口最多、矿产资源最丰富、农副产品最具特色、旅游业发展最有潜力的比较优势,奋力打造于都、安远、会昌三县边际中心重镇。
荣誉排行:
2025年1月,入选2024年江西省省级地名文化遗产红色地名鉴定名单。
2012年7月,江西省环境保护厅授予盘古山镇第五批江西省省级生态乡(镇)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盘古山(又名龙王山)坐落在今盘古山镇和靖石乡之间。
民国元年(1912年)后,在此开采钨砂,苏区时期,设立盘古山钨矿。
1949年前夕,属安远县第七区。
1949年后,属安远县五龙区。
1953年,划属会昌县靖石区。
1954年,划归于都县。
1957年,设立盘古山镇。
1972年,将原仁风公社所属大队划归盘古山镇。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为当时只有山上、山下都来源于东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归安远县管理,1956年设立盘古山镇,1958年并入靖石人民公社,1964年成立居民委员会,1…[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该地位于在山下靠西边,故名西村居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崇山峻岭,森林茂密,故名山森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安远县五龙区仁风乡,1956年会昌县靖石区仁风乡,1958年仁风公社山森大队,1963年山森大…[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与盘古山镇钨矿相邻,为加强工农联盟,故名工农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489年杨姓之祖太乙来此建村,取地形横宽和希望其后代兴旺之意取名横城。…[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杨姓在其宗祠右边建圩场,取名“仁风圩”(潘岳“大晋统天,仁风遐扬”),形容恩泽如风之流布,故名仁风。…[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塅仔村地势平缓,交通便利。属半山区半丘陵地带,以驻地塅仔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表示美好愿望大家和平,故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安远县第七区人和乡,1956年划会昌县,1958年属仁风公社和平大队,1963年并入靖石公社称和…[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天时地利不如人和,故名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至1956年称人和乡,1958年改称人和大队,1963年人和大队,1970年人和大队,1984年改称人…[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安远县王龙区仁风乡,1953年划归会昌县靖石区仁风乡1954年归于都县靖石区仁风乡,1958年仁风公社、下增大队成立,1963年…[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长天光)天地永远光明.(长龙)因浮槎江和仁风江的汇合处(藏龙)。…[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末至民国中期,境内有一圩场,名为茶梓圩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