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港口镇 | 隶属:弋阳县 |
行政代码:361126108 | 代码前6位:361126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793 | 邮政编码:334000 |
车牌代码:赣E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13.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08万人 |
人口密度:约95人/平方公里 | |
办公地址:港口村 | |
下辖地区:8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因地处上坊河与东源河汇合口,当地百姓习惯把“河流”称为“港”,故名。因该政府驻地位于港口自然村,为管理下辖行政村而设立的辖区,故名。
基本介绍:
港口镇位于弋阳县西南42公里处,地处弋阳、贵溪交界处,东连叠山镇,北与箭竹相邻,西南与贵溪市流口镇和金屯镇相接,是弋阳县南乡一个古镇,明朝正德年间建村,是宋代宰相陈康伯的故里。建国后,历为区、乡政府驻地。一九九二年经省政府批准,撤乡设镇,现集镇区域面积达0.7平方公里,人口4100人;全镇辖区面积1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885亩,山地面积12万亩,辖上坊、港口、东源、仙台、小店、园竹、丈山、上坑八个村委会,共196个村小组,全镇人口总数17801人,(派出所户籍室数字,农经站数字16570人),4159户,05年人均纯收入为2647元。
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兴
荣誉排行:
2024年1月,江西省第三批生态园林城镇名单公布,港口镇榜上有名。
2022年3月,江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港口镇为2021年度江西省省级卫生乡镇。
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属玉亭乡。
1947年称港口乡。
1950年分设港口、东源、小店、仙台、古塘等乡。
1956年为港口乡,1958年为港口公社。
1972年港口设自然镇,为了避免重名,1983年10月年将港口公社更名为南港口公社。
1984年为南港口乡。
1992年7月撤销港口乡设立港口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地处上坊溪与东源溪汇合口,当地百姓习惯称“溪”为“港”,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福建方姓迁此建村,名“方家”。后因明代此地出了工部尚书,于小溪上修建牌坊,又因地处小溪上游,故改名“上坊”。…[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颜姓迁此东源溪源头建村,故名。1949年初属港口区东源乡。1956年属港口乡。1958年属港口公社,为东源大队。1982年属南港口公社,为东源大队。1…[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吴姓迁此田畈上生产瓷器,并开设几家小店,推销瓷器,故名。后有方、肖二姓迁入,形成片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徐姓从福建先迁住浙江,再迁入弋阳圭峰,后迁此处小山坡上,本欲暂居,取名“暂山”。后村庄兴旺,便定居于此,于是将“暂”改为“錾”,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建于两山之间小溪上段,形似狭长坑道,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明朝初年邻村白家畈一姓白的京官,官居侍郎,临终在此地山顶火化成仙,山顶平坦如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万历年间(1573-1619)附近横龙邓家邓姓迁此定居,以村居园地毛竹多得名。别名园竹山邓家。用于行政区划名称时习惯简称“园竹”。…[详细]
陈康伯(1097年— 1165年4月10日)南宋大臣,抗金宰相。字长卿,一字安侯,江西省弋阳县南港口乡南山人。 徽宗宣和三年进士。历官高宗参知政事、右相、左相、孝宗枢密使、左相兼枢密使。南宋时期 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