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江西省 > 萍乡市 > 上栗县 > 上栗镇

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上栗镇

地名:上栗镇隶属上栗县
行政代码:360322101代码前6位:360322
行政区域:江西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长途区号:0799 邮政编码:337000
车牌代码:赣J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57.5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8.3万人
人口密度:约1443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5个社区、18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建于栗树林上首,故名上栗。

基本介绍:

上栗镇地处萍乡北部、湘赣边陲,是县人民0所在地,也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全镇总面积98.9平方公里,总人口8.21万,现辖29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

境内交通便利,南(昌)长(沙)公路横贯东西,319国道、萍栗高速公路纵穿南北,形成了纵横交错、平安畅通的城乡公路网络,至省会南昌3小时车程,长沙1小时车程,长沙黄花机场45分钟。

上栗文化底蕴浓厚,市镇历史悠久,风光秀丽,文物古迹甚多。人文文化、产业文化和花炮文化别具一格。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尤以煤碳和大理石为主。

上栗经济发展迅速,工业经济发达。烟花、鞭炮产业是全镇的传统支柱产业,上栗是全国有名

+查看详细上栗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5年3月,被命名为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

2024年5月,2024镇域经济中部100强榜单发布,上栗镇位列第86名。

2023年7月,2023年江西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名单出炉,上栗镇入选。

2018年6月,上栗镇荣获第九届“江西魅力乡镇十强”殊荣。

2014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上栗镇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杨岐普通寺

杨岐普通寺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处杨岐山风景名胜区中心,座落在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杨岐山寿桃峰下,距萍乡市区25公里、上栗县城6公里。普通寺距离浙赣铁路、萍洪高速、沪昆高速公有20公里。普通

栗江古樟

栗江古樟位于上栗县上栗镇栗江河畔,植于公元1704年,树高15米,冠幅南北30米,东西25米,四季常青,枝繁叶茂。栗江古樟保护地带四周5米,建设控制地带四周10米,建设控制高度10米。栗江古

斑竹山起义旧址

斑竹山起义旧址--凌云寺,坐落于上栗县上栗镇万石行政村斑竹山上。1927年12月由中共安源市领导,上栗区党部直接指挥的斑竹山起义就暴发在这里。旧址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平方米,

上栗万寿宫

上栗万寿宫坐落在上栗县上栗镇北上街的栗水河旁。始建于明太祖五年(公元1372年)壬子年冬月。当时分前、中、后三殿和左殿等四殿,占地面积21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748平方米,高3.5米,大

东晋永和古墓葬

东晋永和古墓葬位于上栗县上栗镇新建村施家台上。葬于公元348年,原占地面积100余平方米。东晋永和古墓葬现占地面积10平方米,坐西朝东,墓地保护地带四周10米,建设控制地带墓地四周150米,

+查看更多上栗镇文化旅游景点>>

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萍乡县栗江镇和从德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上栗区,为栗南、栗北两街和渌塘、胜利、四海、南源等乡。

1958年镇社分设,集镇称上栗镇,农村称上栗公社。

1968年镇社合并为上栗镇。

1971年改为上栗区上栗镇。

1997年撤区设县,改名上栗县上栗镇。

2003年9月,撤销杨岐乡并入上栗镇。

2012年恢复杨岐乡。

孽龙洞
滨河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位于栗水河的两侧,滨临栗水,故名。滨河社区居民委员会于2004年2月成立,沿用至今。…[详细]

西盛社区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该居民委员会位于西顺街旁,故名。西顺社区居民委员会于2004年成立,沿用至今。…[详细]

南北社区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南街、北街居民委员会合并后,各取首字,故名。…[详细]

平安社区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位于平安路,也以美好寓意,寓意着上栗人民平安、美好而得名为平安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栗江社区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栗江社区是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上栗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胜利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蕴含着劳动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胜利的美好祝愿,故取名为“胜利村”。…[详细]

石洋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境内有石塘、洋田两村得名。因境内两个村名各取首字而得名。…[详细]

渌塘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境内有渌塘片村,原得名“渌塘”,后因“渌”与“绿”两字系当地方言同音,后逐演变成“绿塘”。…[详细]

佛岭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第六区从德乡五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上栗区渌塘乡三合村,合作社时为渌塘初级社,后转为岗岭高级社,1958年属上栗公社称岗岭…[详细]

龙合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从德乡第五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上栗区渌塘乡龙合村,1958年称上栗公社岗岭大队,1962年与黎家冲、山下里合并为龙合大队,…[详细]

新群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新路、群益两个高级社合并组成新群村而得名。…[详细]

菜场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盛产蔬菜,原名蔬菜村,后改名今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栗江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栗南街,合作社时叫上栗镇第四农业合作社,高级社时叫庆丰高级…[详细]

新民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委会所在地原为“新民高级社”,故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第六区从德乡六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至土改复查属萍乡县上栗区新建乡。合作社时设社湾等三…[详细]

四海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寓意中华民族一家亲,五湖四海都是一家人。…[详细]

夭埠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境内自然村夭埠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第六区从德乡五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上栗区四海乡,1956年由夭埠等四个初级社组成四海高级社,19…[详细]

永红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象征着社会主义红旗永不倒,故称永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第六区从德乡四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上栗区太平乡,1958年属上栗公社称榉溪、永平两个…[详细]

榉溪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小河有一条小溪名榉溪,所以得名为榉溪。…[详细]

万石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取境内万家塅、石枧两自然村的首字,故名。…[详细]

斑竹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山上长满斑竹,故名“斑竹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萍北第六区从崇德乡四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上栗区万石乡斑竹村,合作社时叫斑竹初级社,195…[详细]

踏塘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天然水塘称“踏塘”原得名踏塘,因“踏”与“达”字两字系当地方言同音,后逐演变成“达塘”。…[详细]

水源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水源祠庙,村以庙名,故名“水源村”。…[详细]

新建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象征着国家百废待兴,从头开始新的建设,故名。…[详细]

泉塘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境内泉塘基自然村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长乐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长乐乡泉源乡,1954年称泉源初级社,1958年属上栗人民公社,踏塘、泉…[详细]


以下地名与上栗镇面积相当:
到上栗镇必去著名景点

上栗镇相关名人

上栗镇特产与美食
上栗镇民俗文化
上栗县行政区划:
鏃呮父鎼滅储
返回电脑版

鑱旂郴鏂瑰紡 绮CP澶�13001937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