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关西镇 | 隶属:龙南市 |
行政代码:360727105 | 代码前6位:360727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797 | 邮政编码:341000 |
车牌代码:赣B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80.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862人 |
人口密度:约60人/平方公里 | |
办公地址:关东村 | |
下辖地区:3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明正德年间(1507),南赣巡抚王守仁带兵平剿三浰起义军,曾在程岭(定南与龙南交界处)一带安营扎寨,设关把口。关西正处关隘之西故名关西。
基本介绍:
关西镇位于赣州市龙南县城东部,距县城2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物华天宝。京九铁路、赣粤高速穿镇而过,有“东方的古罗马城堡”、“汉晋坞堡的活化石”美誉的关西新围。关西镇地大山深、疆域绣错,东与定南县交界,西与黄沙乡毗邻,南与汶龙镇接壤,北与里仁镇相连。地势周高中地,重峦叠嶂;平均海拔306米。东有东山、南有大富山、西有三阳山、北有雪峰山。具有“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与庄园”之说。
◆ 历史沿革
关西于宋朝末年徐姓祖先逃难至关西村下燕村小组安居以来,有近800年的历史。明正德年间(1507年),南赣巡抚王阳明率兵前往广东平剿三俐曾在程岭(与定南交界处)一带安营设关把寨,关西正处
荣誉排行: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关西镇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文化旅游:
景区位于龙南县关西镇境内,距离县城25公里,由开基祖徐有翁带领子孙于南宋初年从江西泰和辗转迁入关西,距今有近千年的历史。古村位于关西洞的小盆地之间,中央有一条南北流向九曲十八弯的关西河,青峰
位于江西省龙南县关西镇新围村和杨村镇鲤鱼寨,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两座大型土堡。其中,关西新围始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占地2.7万平方米,有建筑20栋,建筑面积7898平方米。围内有祠堂
西昌围,是关西新围创建人徐名均(俗称“徐老四”)的祖居地,是其祖辈、父辈及其兄弟们逐渐建起来的一座不规则形围屋,位于关西新围的东北部,直线距离不到500米。西昌围,俗称“老围”,是因徐氏家族
在龙南县城东北面距县城约二十公里的关西镇,有一座清代早期所建的关西塔,关西塔耸立于程口、邹坑两村交界的田螺坑尾山顶上,因为建塔的缘故,当地群众把山称之为“宝塔山”,宝塔山是典型的笔靠山。关西
关西鹏皋围鹏皋围位于龙南县关西镇关西村,清代咸丰初年(1851年)由徐名均二哥徐名增所建,紧依关西新围,原为二层砖石木结构外墙方形围屋建筑,坐北向南,占地2900平方米,东面对角设三层砖木结
历史沿革:
明清时属里仁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里仁区关西乡。
1949年属汶龙区程口乡、关西乡。
1956年属汶龙区关东乡、关西乡、程口乡,建有关东、关西、程口、翰岗、程岭、上燕、邹坑高级社。
1958年属汶龙公社。
1960年从汶龙公社分出设关西公社。
1984年改关西公社为关西乡。
1996年为关西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以1949年关东乡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里仁区关西乡第三保。1949年后属汶龙区关东乡。1956年合作社化时属汶龙区关西高级社。1957年分为…[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里仁区关西乡第二保。1949年初属汶龙区程口乡。1956年合作化时属程口、翰岗、邹坑三个高级社。1960年属关西公社翰岗大队。…[详细]
关西村位于关西洞的小盆地之间,中央有一条南北向九曲十八弯的关西河。青峰东立,古塔西护,东山南耸,关水北流,山环水抱,天然形胜,面积约2平方公里。关西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