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井冈山市 | 隶属:吉安市 |
行政代码:360881 | 代码前6位:360881 |
长途区号:0796 | 邮政编码:343000 |
车牌代码:赣D | 行政级别:县级市 |
人口密度:108人/km2 | |
辖区面积:145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5.598万人 |
地名由来:清初建村于小溪环绕似“井”状的山坑中,得名井江山,后依方言称井冈山。
2022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名单,井冈山市入选。
2022年12月,2022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发布,井冈山市上榜。
2022年12月,井冈山市被纳入第四批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建设县名单。
2022年11月,水利部、财政部公布2023—2024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名单,井冈山市入选。
2022年10月,井冈山市被纳入为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2022年8月,井冈山市入选2022年度县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百佳样本第56位。
2022年8月,井冈山市被确定为第一批江西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
2022年6月,井冈山市入选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位列第78。
2021年11月,井冈山市上榜2021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
井冈山,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于1950年设立井冈山特别区,1959年成立省辖井冈山管理局,1981年撤局设县,1984年撤县设市。2000年5月,原井冈山市与原宁冈县合并组建新的井冈山市。2005年7月,成立井冈山管理局。2020年区划调整后,现井冈山市辖16个乡镇街道,128个村民委员会。现有人口19.03万人,国土面积1453.0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9.65万亩,林地180万亩。
井冈山,革命历史辉煌,自然风光绚烂,红绿辉映,融为一体,是全国著名的革命圣地和5A级旅游景区。
井冈山,以其辉煌灿烂的革命历史,铸就了蜚声中外的“红色摇篮”。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这里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激励无数英雄儿女前赴后继。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辉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井冈山,以其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被世人赞叹为“绿色宝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井冈山享有“天然动植物园”的美誉。这里千峰竞秀,万壑争流,苍茫林海,飞瀑流泉,融雄、险、幽、奇、秀为一体。井冈山森林覆盖率达到86%以上,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负氧离子数超过80000个,人称“天然氧吧”,是理想的旅游避暑休闲疗养胜地。
井冈山,以其深邃的红色文化底蕴,成为人们心中的“精神家园”。巍巍五百里井冈,100多处革命旧址遗迹散落其间,已经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成为人们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境界、坚定信念的生动课堂,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近年来,井冈山先后获得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等国家级荣誉称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称号。
历史沿革:
东汉建安四年(199),井冈山地域属遂川县。
隋开皇十一年(591),属泰和县地。
南唐元宗交泰三年(960),属龙泉县地。
宋、元、明、清均承前制,属遂川县地。
1928年2月,在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和工农兵政府领导下,在茨坪建立新遂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属遂川县工农兵政府管辖。
10月,新遂边陲特别区改称大小五井特别区,归中共宁冈县委管辖。
1949年9月,仍属遂川县地。
1950年10月,设井冈山特别区,属遂川县,辖大井、坳下、石溪、下庄等4乡。
1959年5月,宁冈县(除韩江人民公社)、永新县的拿山人民公社、遂川县的井冈山人民公社划归井冈山管理局,为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派出机构,驻茨坪镇,辖1个区、1个场、4个人民公社、25个生产大队。
1959年11月,恢复宁冈县建制,与井冈山管理局合署办公,驻茨坪镇。
1961年12月,宁冈县与井冈山管理局分设,井冈山管理局仍驻茨坪,宁冈县人民政府迁龙市镇。
1968年3月,井冈山管理局改称井冈山革命委员会,属井冈山专区。
1969年,遂川县的黄垇人民公社划归井冈山革命委员会,共辖3个人民公社、31个生产大队。
1977年1月,恢复井冈山管理局,辖井冈山、下庄、黄垇、拿山、厦坪5个人民公社。
1981年10月,撤销井冈山管理局行政建制,改称井冈山县,属吉安地区。
1984年12月,撤县设县级井冈山市,属吉安地区,辖茨坪镇,黄垇、长坪、下七、拿山、厦坪5个乡。
1995年12月,茨坪镇改称茨坪街道办事处。
200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宁冈县与井冈山市合并,组建新的县级井冈山市,辖2个街道办事处、5个镇、12个乡,由江西省直辖,吉安市代管。
2005年7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另设副地级井冈山管理局,为吉安市政府派出机构,驻茨坪镇。
红星街道办于2011年7月经省民政厅批复成立。红星街道办位于井冈山市行政中心新城区,下设6个社区,目前已成立映山红路、会师路、龙江路等3个社区,是新井…[详细]
井冈山市辖镇。1949年属永新县拿山区,1958年成立厦坪公社,1959年划属井冈山管理局,1968年合为拿山公社,1972年设厦坪公社,1984年设…[详细]
县府驻地。1950年为龙市镇和庄前乡,1958年合设龙市公社,1984年复置龙市镇。位于县境西部,面积33.3平方公里,人口1.7万,以汉族为多,有满…[详细]
县主要产粮区之一。1950年为长溪、古城等乡,1958年合设古城公社,1960年并入龙市公社,1961年复设古城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改镇。…[详细]
新城镇人民政府驻地新城,距井冈山市政府所在地33公里,以驻地得名。全镇辖7个行政村委会,1个居委会,51个村民小组。
全镇耕地面积108…[详细]
茨坪街道位于江西省井冈山市井冈山风景名胜区茨坪中心景区,辖区面积约3.8平方公里,现有居民6036户、总人口20098人(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提供,…[详细]
茅坪乡位于井冈山市中部,地处黄洋界脚下,西北距新市址35公里。全乡国土总面积为42平方公里,下辖6个行政村,39个村民小组,4000余人,属典型的客家…[详细]
拿山乡是革命摇篮——井冈山的北大门,是井冈山市新城区的主要所在地,是全市最大的农业乡镇之一。东与泰和县碧溪镇交界,南与遂川县新江乡接壤,西与本市新城区…[详细]
碧溪镇位于泰和县西部、革命圣地井冈山脚下,与遂川、永新、井冈山三县(市)相邻,属三县一市边缘结合部,被誉为泰和的“西大门”。1999年撤乡设镇,行政区…[详细]
江西省井冈山市罗浮镇,它是块海螺形状的山中盆地,是省属国营井冈山垦殖场场部和井冈山企业集团的所在地,有“小茨坪”之称。
罗浮镇辖居民委员会2村民…[详细]
黄坳乡位于井冈山市南面,东靠遂川县五斗江乡,南临下七乡,西接长坪乡,北邻井冈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下属朱砂林场。“历史红,山林好”,辖区内有5个行政村,1…[详细]
1949年属黄坳下下七乡河背选区,1954年成立“光明农业社”,1958年成立下七人民公社取名为“光明大队”。下七乡与长坪乡合并,设立光明乡。…[详细]
柏露乡位于井冈山市中部,地处黄洋界脚下,东连罗浮,南靠黄洋界,西邻茅坪,北接鹅岭。交通便利,距井睦高速鹅岭收费站5公里。现辖6个行政村,31个村民小组…[详细]
葛田乡位于井冈山市西北部,举世闻名的黄洋界脚下,东邻大陇镇,南接睦村乡,西毗龙市镇,北连荷花乡,总面积40.02平方公里,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耕地面积…[详细]
睦村乡位于井冈山市西部,是井冈山的“西大门”。东连葛田乡,南接湖南省炎陵县,西接湖南省茶陵县,北与龙市镇、东上乡接壤,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乡,是“十一…[详细]
东上乡位于井冈山市西部,东与龙市镇毗邻,南与睦村乡相连,西与湖南省茶陵县江口乡交界,北与坳里乡及永新新县三湾乡接址。全乡东西宽9.3公里,南北长12.…[详细]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1981年建立,2000年4月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5873公顷。属森林生态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山地森林混合生态系…[详细]
360881501500 123 乌石垅农场生活区
360881501501 220 太阳坪林场生活区
360881501502 220 中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