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阳埠乡 | 隶属:赣县区 |
行政代码:360721201 | 代码前6位:360721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797 | 邮政编码:341000 |
车牌代码:赣B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159.5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69万人 |
人口密度:约106人/平方公里 | |
办公地址:阳埠圩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3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以美称方位得名。驻地王富圩,相传,清朝有个姓王的富翁在此设店,逐渐形成小集镇,得名王富圩。1966年更名为阳埠。
基本介绍:
阳埠乡位于赣县西南部边远山区,距县城38公里,离赣州市区30公里。东靠省道砂园线,西接105国道,分别与章贡区、南康区、信丰县接壤。下辖13个行政村,14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150户,总人口23564人。共有20个党支部,528名党员。国土面积14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490亩,山地面积16.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4.61%,富含稀土、金矿、萤石等矿产资源和林木资源。
阳埠乡传统特产是腐竹,因此也被誉为“江南腐竹之乡”,从明朝至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清代曾被选为朝廷贡品。全乡有腐竹加工户300余户,年生产手工腐竹100万斤,通过政府引导探索生产即食腐竹产品,提高腐竹附加值,将阳埠
荣誉排行:
2023年11月,阳埠乡被确定为第十六批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
2023年1月,江西省爱卫会命名阳埠乡为2022年度江西省卫生乡镇。
历史沿革:
1949年,为王官乡。
1958年,成立星火公社(后改为王富公社)。
1962年,分设王富、大龙2个公社。
1964年,合并称王富公社。
1966年,更名阳埠公社。
1984年,改为阳埠乡。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原有王氏富人字,改名王富,文革时改为为“阳富”,后改名为阳埠。…[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原有王氏富人字,改名王富,文革时改为为“阳富”,后改名为阳埠。…[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原先杨梅树多而得名。1958年属王富公社,以杨源村取名杨源大队,1966年属阳埠大队。1984年由大队改为杨源村村民委员会,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属王富公社,以下杨乡取名下杨大队。1966年起属阳公社。1984年由大队改为下杨村民委员会,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属王富公社,以密石大队。1966年属阳埠公社。1984年由大队改为密石村村民委员会,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属王富公社,为黄沙大队。1966年起属阳埠公社。1984年由大队改为黄沙村村民委员会,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为黄沙大队,属王富公社。1962年黄沙分出木栅大队,属阳埠大队。1984年由大队改为木栅村村民委员会,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坳头村是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阳埠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龙村是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阳埠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王富公社,为障下村寿堂大队,1966年合并取各新联大队,属阳埠公社。1984年由大队改为新联村村民委员会,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梅村村是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阳埠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为王富公社马埠大队。1966年起属阳埠公社。1984年由大队改为马埠村村民委员会,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属王富公社许屋大队,1966年属阳埠公社,更名成立新大队。1984年由大队改为许屋村村民委员会,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4年由大队改为坳背村村民委员会,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腐竹为阳埠乡传统特产,因此阳埠乡也被誉为“江南腐竹之乡”。从明朝至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清代曾被选为朝廷贡品。在阳埠,家家户户加工腐竹,全乡年加工腐竹产量达到1000吨以上,所生产的“阳埠牌”腐竹,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