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欣山镇 | 隶属:安远县 |
行政代码:360726100 | 代码前6位:360726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797 | 邮政编码:341000 |
车牌代码:赣B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56.3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1.59万人 |
人口密度:约741人/平方公里 | |
办公地址:中山街社区 | |
下辖地区:1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1946年取因“日将旦”之意,得名昕山镇,1982年地名普查后更名欣山镇。
基本介绍:
欣山镇,隶属于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是安远县县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中心,与定南、寻乌、信丰接壤,呈盆地状。面积1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339亩,山林面积156600亩,果业面积48035亩,其中脐橙47905亩。
镇区内辖水背、东江源、东门、中山街、石塘、城南、幸福哩等7个居委会,濂江、下庄、古田、大岭背、教头、大胜、永丰、高排、修田、碛角、石湾、富田、教塘、大坝、金石等15个村委会。
全镇总户数18792户,人口10.28万人 [1] ,现有镇机关干部78人,社区干部30人,村定误补干部89人,党组织55个,其中党总支3个,支部52个,共有党员1381人。
欣山镇以
荣誉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欣山镇上榜。
文化旅游:
无为寺塔位于赣州市安远县城西北角的无为公园内,该塔建于宋绍圣四年(1097),由县人杜监主持七望族建造。因位于“无为寺”(建于唐长庆四年,后毁)后,故名无为寺塔。该塔为穿壁绕平座折上楼阁式塔
历史沿革:
1931年,安远县苏维埃政府把街坊改称安城。
1933年6月,县政府把安城改为第一区第一保联。
1940年改称街坊镇。
1946年取“日将旦”之意,改称昕山镇。
1949年8月下旬,安远县人民政府把昕山镇改称街坊镇。
1956年起称城关镇。
1982年更名欣山镇。
2001年濂江乡并入辖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位于安远县欣山镇东江源大道边,因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地处濂江河西岸,俗称水背。清朝时期濂江河河水爆涨引起下游遭水灾,老一辈村民取名水背,解放后改为水背村,20世纪80年代有了非农户,为把非农户口转为新…[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原先村前有几口池塘,塘坎都是石头砌筑的,故名石塘。…[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地处昔城东门侧,故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隶属濂江乡第五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隶属濂江乡东门村、五里村,1958年隶属城关公社东门、五里大队,19…[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1934为纪念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故名中山街。…[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地处安远县县城南片区域,由此得名城南。…[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幸福哩社区是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欣山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站前社区是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欣山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鲜水塘社区是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欣山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九龙社区是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欣山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阳光下社区是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欣山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以境内濂江河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濂江乡第二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濂江乡牛角村。1958年为濂江公社濂江大队。1984年更为濂江村民委员…[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杜氏族谱】载:南宋杜氏由泰和县迁入,始称安乐里上林村,后裔垦荒修造良田,更名修田岗。…[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侧山上两大石状似圣教之占卜具,故名教头。…[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地处山脚坡地上,俗称坡为排,故名高排。…[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境内大嵊脑谐音得名大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永安乡第四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系永安乡大胜村。1958年为濂江公社大胜大队。1968年并入永丰大…[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以憧憬永久丰裕,故取名永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永安乡第五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永安乡高屋村、薛屋村。1958年为濂江公社永丰大队。1984…[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说现有古姓在此历居造田,又说上古时,前人在此垦荒开田较早,因称古田。…[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居民点集于山弯内,侧有石山咀,故名石塆,由演化为石湾。…[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上濂水秤钩潭以上称上庄,以下称下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古田乡第六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系古田乡下庄村。1958年迄今为濂江公社下庄大队。19…[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濂江河上游尾部,人民憧憬种田丰收、生活富裕,故名富田。…[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取原石圳村、金星村的名称首字合并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大坝村是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欣山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村西南角由一石碛,故名碛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修田乡第四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系修田乡第四村。1958年为濂江公社碛角大队。1984年更名欣山…[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处龙泉山背面,故名大岭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濂江乡第八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教岭乡大岭背村。1953年为濂江公社太平大队。1968年并入东…[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昔时建有教堂,谐音为今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濂江乡第六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系教岭乡教岭村。1958年为濂江公社红星大队。1983年3月更名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