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金北街道 | 隶属:金湖县 |
行政代码:320831003 | 代码前6位:320831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17 | 邮政编码:223001 |
车牌代码:苏H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6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19万人 |
人口密度:约198人/平方公里 | |
办事处地址:人民路88号 | |
下辖地区:4个社区、13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因位于金湖县城北,与黎城街道隔河相望,所以取名“金北”。寓意金湖县城北边。
基本介绍:
金湖县辖乡。1958年成立新街公社,1981年更名金北公社,1983年置乡。位于县境北部(淮河入江水道北岸),距县城8公里。面积60多平方公里,人口2.5万。金淮公路纵横南北,洪金公路横穿东西,左接312国道,右连宁连一级公路。辖张乔、刘庄、吴庄、应集、腰滩、马港、梁圩、周庄、张方、陈渡、管灯、李庄、董河、黄庄、塘埂、万庄、新街、洪圩、马圩、闸东2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副业饲养猪、禽、鱼。近几年特种养殖甲鱼、牛蛙等发展较快并具有一定规模。乡镇企业有螺丝厂、砖瓦厂等16个厂。
荣誉排行:
2021年1月,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命名金北街道为第三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
2011年4月,环境保护部授予金北街道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石港翻水站位于金湖县金北街道刘庄村石港组,石港闸东侧200米,年代为1973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 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金湖县文物保护点。
石港船闸位于金湖县金北街道刘庄村石港组,入江水道北堤石港处,年代为1969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 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金湖县文物保护点。
金北烈士陵园位于金湖县金北街道金港居委会镇北组,年代为1976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 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金湖县文物保护点。
高家集民居位于金湖县金北街道邬桥村26号,高家集街居民黄金堂老宅,年代为清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 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金湖县文物保护点。
唐家庵遗址位于金湖县金北街道万庄村陈庄组,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遗址。为金湖县文物保护点。
历史沿革:
1940年属宝应县第三区,1941年属抗日民主政权属南宁区,1948年属吕良区。
1957年撤区并乡设立新街乡,1958年改为新街人民公社,同年与吕良公社合并为三河人民公社。
1980年陈大涧以西地区划出设立陈桥人民公社。
1981年三河人民公社更名为金北人民公社,1983年改金北乡,2000年5月改为金北镇。
2018年7月4日撤销金北镇,设立金北街道,沿用至今。
新宁社区是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金北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新港社区是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金北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金港社区是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金北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新街社区是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金北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以境内军、王二庄而得名。1958年始建,时名同心大队,1981年更名为军王大队,1972年划出部分区域组建宋庄大队,1983年乡村制后叫军王村,200…[详细]
由原老村部设在老三河南堆,为祈求安宁而得名。…[详细]
由境内新桥而得名。1958年始建,时名新桥大队,1972年析置涧北大队,1981年更名为大园大队,1983年乡村制后叫大园村,1988年析置大圩村,2…[详细]
由境内邬家桥而得名。1958年始建,时名邬桥大队,1980年划出部分区域属高集村,1983年乡村制后叫邬桥村,2001年高集村并入,沿用至今。…[详细]
由境内万家坝口而得名。1958年始建,时名万坝大队,1981年析置管庄大队,1983年乡村制后叫万坝村,2001年与原管庄村合并,沿用至今。…[详细]
因以姓氏而得名。1958年始建,时名刘庄大队,1967年更名为东风大队,1969年复用刘庄一名,1983年乡村制叫刘庄村,2001年刘庄村与张桥村、吴…[详细]
因以应姓兴建的集市,而得名。1958年始建,时名应集大队,1983年乡村制后叫应集村,2001年与原腰滩村合并,沿用至今。…[详细]
因以马姓开挖的河港即马家港,而得名。1958年始建,时名马港大队,1983年乡村制后叫马港村,2001年与原周庄村、梁圩村合并,沿用至今。…[详细]
由境内张家渡、方家渡而取名。1958年始建,时名张方大队,1983年乡村制后叫张方村,2001年与原管墩村合并,沿用至今。…[详细]
因境内的陈家渡口,而得名。1958年始建,时名陈渡大队,1967年更名为联合大队,1969年复为陈渡大队,1983年乡村制后叫陈渡村,2001年与原李…[详细]
因原为董姓庄后的小河,而得名。1958年始建,时名为董河大队,1967年更名为丰收大队,1969年复为董河大队,1983年为董河村,2001年与原黄庄…[详细]
因万姓居民人数多而得名。1958年始建,时名万庄大队,1983年乡村制后叫万庄村,2001年与原塘埂村合并,沿用至今。…[详细]
因境内洪圩,而得名。1960年从新街大队划出建队,由境内洪圩(原洪姓农田的档水圩)得名洪圩大队,1983年乡村制后叫洪圩村,2001年原马圩村并入,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