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四牌楼街道 | 隶属:京口区 |
行政代码:321102004 | 代码前6位:321102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11 | 邮政编码:212000 |
车牌代码:苏L | 行政级别:街道 |
人口数量:约5.48万人 | |
下辖地区:10个社区 |
地名由来:
因辖区内四牌楼片区名而得名。
基本介绍:
四牌楼街道位于京口区东北部,东与润州区象山乡为邻,南沿大西路、万古一人巷至镇焦路与大市口街道分界,西沿古运河与中华路街道隔河相望,北滨长江。以辖境四牌楼区片命名,街道办事处设在钓鱼巷19号。
解放初,本街道分属三阳镇、甘露镇管辖。1952年,属北固区。1956年4月撤区,设立得胜街街道办事处。1960年,属北固人民公社。1981年,恢复区建制,撤销北固公社,析置四牌楼与大市口街道,属北固区。1983年8月,属城区。1989年,有20个居民委员会,336个居民小组,13463户居民,37851人(男19908人,女17943人)。
四牌楼街道地处长江、运河“黄金十字水道”交
荣誉排行:
2021年1月,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命名四牌楼街道为第三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
文化旅游:
北固山位于江苏镇江,由于北临长江,形势险固,故名北固,高约58米,长约200米。山壁陡峭,形势险固,南朝梁武帝曾题书”天下第一江山”来赞其形胜。甘露寺,雄居山巅,建于东吴甘露年间,有许多有关
雄踞于北固山后峰,寺宇若青龙之蜿蜒,故而北固山有“寺冠山”之说。甘露寺始建于东吴,后经历朝扩建,始成今日规模。《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中的“佛寺”指的就是
[铁塔]位于清晖亭旁的铁塔是北固山的主要文物,也是全国仅存的六座古铁塔之一。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建成,已有900多年的历史。由于天灾-,到解放时铁塔已残破不堪,仅存两层。1960年铁塔
中山纪念林塔始建于1930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五周年,镇江各界开展造林活动,并特地建造此塔以志纪念。1986年纪念孙中山120周年诞辰时重修。塔大理石质地,总高3.95米,塔基正方形,高0.
江苏省镇江潮水位站,又名北固山潮位站,位于镇江市北固山观音洞北侧。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由镇江海关测候所设立,用于观测长江潮水位。民国二十五年由扬子江水利委员会建造岛式自记水位台,全部采用钢筋
历史沿革:
1949年初,分属三阳镇、甘露镇。
1952年,属北固区。
1956年4月,撤区,设得胜街街道。
1960年,属北固人民公社。
1980年6月,撤销北固人民公社,析置四牌楼街道,属北固区。
1983年,属城区。
1984年,城区改京口区,属京口区。
社区因位于道署街而得名。道署街:据元《镇江志》记载“元称白马庙巷,清《丹徒县志》称:道署街,因道署衙门设此,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据清《丹徒县志》记载:宋天圣七年五月(公元1029年)为贯穿老运河,在此开凿新河,因街位于新河边,故名。…[详细]
阳光世纪社区是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四牌楼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江滨第一社区是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四牌楼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江滨第二社区:位于古城路以东,江滨路以南,小圩子路以西,东吴路以北。…[详细]
因位于原民主村(已拆迁),而得名。其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民主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更名为民主新村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香江花城社区:毗邻长江,有住户2138户,7165人。…[详细]
因位于江滨新村以东,而得名。其前身为1985年成立的江滨村委会,2000年更名为江滨村居民委员会。2004年更名为江东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江山名洲社区:位于东吴路388号焦山公园原大门对面,占地面积546666平米,建筑面积660000平米。…[详细]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位于北固山下,而得名。得名以来,沿用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