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老子山镇 | 隶属:洪泽区 |
行政代码:320829105 | 代码前6位:320829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17 | 邮政编码:223001 |
车牌代码:苏H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30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07万人 |
人口密度:约3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9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相传2500年前,道家始祖李耳入秦前,看到此山风景险胜,遂拓洞炼丹(洞曰仙人洞,墩曰凤凰墩),普救众生。后人不忘其德行,取其尊称“老子”命名此山。
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聃是谥号,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东)人,生卒年不详。他曾担任周朝的守藏室之史,后又为柱下史,通晓上下古今之变,晚年隐居于沛,躬耕授徒,讲德论道,后西入关中,客死于秦。 入战国后,他的语录流传浙广,经…… 老子详细信息++
基本介绍:
江苏省洪泽县老子山镇地处日出斗金的洪泽湖畔,上接江、淮,下连浙、泗诸水,为苏、豫、鲁、皖水上交通咽喉,宁宿高速公路、宁连一级公路临镇而过、陆上交通便捷,全镇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1.5万,总面积300平方公里,滩涂面积约占90%,2001年国发生产总值9522万元。
老子山镇历史悠久,相传2500年前,道家巢祖李耳曾在此采药炼丹,曾救民疾,后人不忘其德行,由此而得名,亦名丹山。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老子山镇发挥得天独厚的水域资源优势,走水路、发水财、借水“淘金”,形成独具风格的经济发展模式,水上捕捞,全镇现有渔民捕捞户1200余户,逐年由河湖捕捞发展到入海捕捞,年捕捞产量逾8000吨
荣誉排行:
2018年12月,第二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名单出炉,老子山镇上榜。
2016年1月,老子山镇入选第三批美丽宜居小镇示范名单。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老子山镇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2014年6月,环境保护部授予老子山镇2012—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老子山又名丹山,相传春秋时期老子在此山炼丹而得名。北部是滩途小岛,地形平坦,南部是低山丘陵。早在唐宋元明,由于地处南北交通水路要道,老子山就是个商业兴盛、文化发达、南北客商云集的繁华集镇。这
老子山刘咀烈士陵园位于老子山镇刘咀村,靠近洪泽湖西岸,以纪念抗日战争牺牲的烈士为主。1944年1月23日,洪泽县总队二连袭击盱眙船塘,缴获伪长淮大队的钢板划子20余只。但在返航途中却遭到日军
老子山南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茶庵居委全南山头,西邻洪泽湖。该陵园始建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占地4亩,安葬12位本地籍烈士,并建有围墙、纪念墙和纪念碑。2010年2月,老子山镇党委、政府响应上级
安淮禅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老子山镇老子山居委会,类别为古建筑。为洪泽区文物保护点。
龟山石工墙“连升三级”碑刻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老子山镇龟山村,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为洪泽区文物保护点。
历史沿革:
清代属清河县。
民国初为老子山乡,属淮阴县。
抗日战争时期,属盱眙办事处。
1950年,属盱眙县老子山镇。
1956年5月划归洪泽县。
1958年,成立老子山人民公社。
1983年复置老山乡。
1985年,撤乡,复置老子山镇,后一直沿用至今。
书院社区是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老子山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茶庵社区是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老子山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因淮仁村与淮流村合并,取两村“淮”字,得名新淮。…[详细]
张嘴村是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老子山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因此地建有一座寺庙叫安淮寺,故名。2001年经县政府批复,由东围村与贾滩村合并成立安淮村村民委员会,后沿用至今。…[详细]
长山村是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老子山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因山形若小龟浮于水面,故名。1958年成立龟山大队,1983年复置老子山乡改为龟山村后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因毗邻洪泽湖,“明”取义光明,故名。1956年成立洪明大队,属顺河公社,1983年区乡制改革划分给老子山,成立洪明村村民委员会,后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刘嘴村是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老子山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新滩村是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老子山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寓意“生意兴隆、兴旺昌盛”。2001年经县政府批复后,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水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尤其盛产野生荷藕,渔民时常采来绿色的荷叶制作清香味美的“荷包饭”,成为洪泽湖渔民饮食文化中的一束奇葩。提起“荷包饭”,历史上盛行于洪泽湖畔的洪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