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陬市镇 | 隶属:桃源县 |
行政代码:430725101 | 代码前6位:430725 |
行政区域:湖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36 | 邮政编码:415000 |
车牌代码:湘J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5.26万人 | |
下辖地区:7个社区、13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陬市镇境域为沅江一级支流陬溪(陬为角落之意)注入沅江的入口处,明嘉靖年间已形成集市,习称“陬市”,境名由此而来。
基本介绍:
陬市镇位于桃源县城东北20公里的沅水北岸,有近500年的文明史,明嘉靖年间初步形成集市。清朝时代,由于经济不断发展,成为“一邑巨镇”,称“陬溪市”。“陬”即“角落”之意,“溪”指今五桂村至观音桥进入沅水的一条溪流,因陬市镇建于此(以观音桥为中心),所以取名为陬溪市。陬市在历史上是桃源县的第一大商业重镇。清末,因沅水陬市地段有三洲分流(洋洲、芦池洲、李家洲),面宽流缓,四川、贵州和湘西木商竹帮来到陬溪,把持沅水一带码头经营竹木运销业务,使陬溪发展成为湖南省最大的竹木集散市场,有市民数千户。民国时期,镇区街道沿沅水呈带状发展,分成上、下两段(街);后陬溪之名渐演变为陬市,曾有“小南京”的美联誉。1
荣誉排行:
2014年7月,第六批湖南省省级生态乡镇名单公布,陬市镇榜上有名。
2014年7月,陬市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历史沿革:
清代,属桃源县仙洞乡后眷、下大田2村。
民国,属陬溪镇和畲田、语溪河2乡。
1951年1月,设陬市镇。
1960年6月,改陬市公社。
1962年7月,公社改镇。
1985年8月,陬郊乡并入。
1995年1月,畲田乡并入。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下街社区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陬市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上街社区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陬市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解放街社区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陬市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兴盛街社区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陬市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李家洲社区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陬市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万家嘴社区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陬市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洋洲社区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陬市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酒铺岗村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陬市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高湾村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陬市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长乐村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陬市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三里铺村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陬市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新茶庵村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陬市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鸬鹚洲新村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陬市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畲田村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陬市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神仙桥村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陬市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小马山村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陬市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观音桥村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陬市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青龙村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陬市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福德山村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陬市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团结路村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陬市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