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娄底市 | 隶属:湖南省 |
行政代码:431300 | 代码前6位:431300 |
长途区号:0738 | 邮政编码:417000 |
车牌代码:湘K | 行政级别:地级市 |
人口密度:472人/km2 | |
辖区面积:811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82.7万人 |
地名由来:南宋淳祐十年(1250年),出“神童”杉山人贺德英。以天象娄星、氐星交相辉映而得名“娄氐”,后世转为“娄底”。
2023年4月,2023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出炉,娄底市位列第173名,为。
2023年2月,2022年湖南省各市州GDP排行榜出炉,娄底市以1930亿元位列第11位。
2022年1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娄底市为2021年度国家卫生城市(区)。
2021年,娄底市GDP达1825.76亿元,位列2021年湖南各市州GDP排行榜第11位。
2021年11月,2021年中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排名发布,娄底市位列第163名。
2021年11月,2021年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发布,娄底市位列第194名。
2021年5月,娄底市位列2021年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第182(四线城市)。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娄底市人口数量382.7万人,位于湖南省各地市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1名,位列全国各大城市人口数量排行榜(地级市及以上)第139位。
娄底市,位于湖南的地理几何中心,辖娄星区、涟源市、冷水江市、新化县、双峰县,全市东西宽160公里,南北长102公里,总面积8117平方公里。
娄底一带原为少数民族杂居之地,相传先民们是盘古的后裔,属三苗、九黎集团,出自五帝中的颛顼。娄底在夏商周时为荆州一隅,战国时属楚的范围。秦统一中国后,娄底正式列入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的多民族国家秦的国土,隶属长沙郡。
1977年9月,国务院批准建立涟源地区,1982年12月更名为娄底地区,1999年1月改为地级娄底市。
娄底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热量丰富,温度适宜,四季分明:冬季少严寒,夏季多酷热,秋季晴朗温暖,春末夏初多雨成涝,盛夏初秋少雨多旱。全年平均气温16-17.3℃。年平均日照时间1538小时,东部多于西部。无霜期268天。由于雨水偏多,土壤湿重,多为红壤,其次还有黄壤、黄褐土等。境内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倾斜。西部雪峰山脉从新化西部风车巷蜿蜒入境,斜亘西北,境内群山林立、丘陵起伏之间,溪水奔流,河网密布,水系完整,水量充沛。水能理论蕴藏量32.5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的14.26万千瓦。目前具备人工养殖的水面18万亩。
娄底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市内有清代名臣曾国藩故居等人文景观和各类风景名胜旅游点70多处。涟源市湄江风景区、冷水江波月洞及大熊山、九峰山、龙山等省级森林公园风光秀丽,景观奇特。位于娄底市郊的水府庙水库、胜仙洞等胜景,都是别具一格的旅游佳境。
娄底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双峰洛阳湾古建筑群、九峰山古庵。新化北塔、洋溪文昌阁、涟源龙山药王殿等名胜古迹各具特色,为优美的自然风光抹上了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广袤的娄底土地到处闪耀着中华古文明的辉煌。钟灵毓秀的娄底山水孕育了代代英才。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晚清著名外交家曾纪泽,辛亥革命先驱陈天华,中共早期领导人蔡和森,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罗盛教等大批志士仁人,在娄底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光辉的篇章。
娄底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是湖南省主要的战略腹地和南北通达、东西连贯的要衢。湘黔、娄邵铁路在这里交汇。207国道、320国道与正在兴建的洛(阳)湛(江)铁路、上(海)瑞(丽)高速公路贯穿娄底,使娄底成为我国江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娄星区位于湖南省中部,东经111°56′-112°03′,北纬27°41′至27°47′之间;东接湘乡,南抵双峰,西靠涟源,北毗宁乡;东西宽23.9…[详细]
双峰地处湘中腹地,处于东经111度51分43秒至112度31分7秒,北纬27度12分31秒至此7度45分51秒之间。东邻湘潭、衡山,南接衡阳,西毗邵…[详细]
新化县地处湖南中部,资水中游,雪峰山东南麓,地处北纬27°31'-28°14,东经110°45′-111°41,辖区总面积3642平方公里,辖26个乡…[详细]
经济开发区…[详细]
冷水江市,是中国湖南省中部的一座矿业和工业城市,有“世界锑都”之称。地处资江中游、湘黔铁路线上。因境内涟溪两岸多井,井水极冷而得名。冷水江市地处东经…[详细]
涟源市,隶属于湖南省娄底市,位于湖南省中部,衡邵盆地北缘,涟水、孙水上游,1951年置县,1987年撤县设市。涟源市总面积1830平方公里,辖20个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