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秦古镇 | 隶属:竹山县 |
行政代码:420323105 | 代码前6位:420323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19 | 邮政编码:442000 |
车牌代码:鄂C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9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73万人 |
人口密度:约17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因其境内有秦家坪及双河口村的古佛洞,在前面各取一字而命名。
基本介绍:
[概况]秦古镇位于竹山县西北部,东临得胜,西接竹溪县水坪镇,南抵擂鼓,北枕竹坪、大庙,距县城74公里。全镇版土面积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347亩,其中水田面积8371亩,旱地面积12976亩,森林覆盖率达85%,辖15个村1个居委会,70个村民小组,6731户,总人口25504人。
镇委、镇政府坚持以-理论的发展观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经济工作重心,坚定走“一主三化之路,建设工业强镇、产业大镇、民营活镇,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思路,突出抓好“茶叶建设、矿产开发、企业发展”三件大事,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综合
历史沿革:
清同治四年(1865),全县划分8社,其属保丰社;光绪年间属西乡保丰社,1932年属五区保丰,1934年属四区保丰,1937年属3区保丰,1941年裁区建乡其属保丰区,1947年属保丰区,1949年为永胜区所辖部分;1952年为第五区所辖(部分)秦古、大溪、独山、尖山、武家等11个乡;1956年为永胜区所辖(部分)秦古、大溪、独山、尖山、武家5个乡(前11个乡合并得名);1958为前进公社所辖(部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富康路社区是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秦古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为光星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光星大队,1981年为秦家坪大队,1984年撤社建区时为秦家坪村;2002年将原秦…[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堰”指光绪年间修的一条1.5公里长的大堰。…[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49年为桦栎村、古佛村,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两村合为学联农业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双河大队,1984年撤社建区时为双河村,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为爱国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爱国大队,1981年1月23日竹政发10号文件更名为张家沟大队,1984年撤社建区…[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02年洞沟村与高桥村合并为小河村。(洞沟村:在1950年为洞沟村,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为洞沟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洞沟大队,1…[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1950年为庙庄村,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为西庄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西庄大队,1984年撤社建区时为西庄村,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为敦家、新寨两个村,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两村合并为白兴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白兴大队,1965年为白果大队,1975年撤…[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属安全村,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为三河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胜利大队,1981年1月23日竹政发10号文件更名为独山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02年由马家村和春花村合并成立大溪村。(马家村:1950年叫马家村,1955农业合作化时为马家农业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马家大队,198…[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为竖旗村,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为竖旗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竖旗大队,1984年撤社建区时为竖旗村,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为涧池村,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为庆丰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庆丰大队,1981年1月23日竹政发10号文件更名为涧池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为西岭村,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为西岭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西岭大队,1984年撤社建区时为西岭村,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为马鞍村,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为支工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支工大队,1981年1月23日为方家河大队,1984年撤社建区…[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1949年为荆竹村,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为荆竹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荆竹大队,1984年撤社建区时为荆竹村,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属百梯村,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属龙兴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大河大队,1984年撤社建区时属大河村管辖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