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淅河镇 | 隶属:曾都区 |
行政代码:421303187 | 代码前6位:421303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22 | 邮政编码:441300 |
车牌代码:鄂S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01.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8.96万人 |
人口密度:约44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5个社区、37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淅河镇因漂水汇入涢水水的河段位于政区西部,明朝时称小西河,浙与西为谐音,明中期称“古浙河”,清称“淅河店”,故而得名。
基本介绍:
随州市辖镇。1949年为淅河区,1958年改先锋公社,1975年改淅河公社,1987年建镇。位于市境东部,距随州城10公里。面积201.5平方公里,人口10万。汉丹铁路,316国道穿镇而过。辖李家店、邵家岗、汪家冲、高桥、涂家桥、沙河庙、金家屯、蒋家寨、平堰寨、东花园、燕子湾、李家寨、华家湾、东王家湾、魏岗、杨家湾、马家湾、沙畈、老孙家湾、包家铺、魏家二湾、刘家土城、刘包子湾、、樊家冲、大庙、闻家井、魏家老湾、庙湾、陈畈、楼不湾、六合寨、龙咀、马垱、沿河、周家冲、严家山、碑家岗、罗家井、高家滩、桃园寨、马家铺、杨家畈、梁家畈、孙家畈、方家台、聂家咀、费家屯、余家畈、向家畈、光化铺、庙感铺、曹家
荣誉排行:
2023年5月,2024湖北省综合竞争力百强镇揭晓,淅河镇位列第69位。
2021年2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命名淅河镇为2020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
2019年10月,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公布,淅河镇位列第685名。
2014年7月,淅河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文化旅游:
井湾古墓地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淅河镇碑岗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墓葬。为第三批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蒋家寨遗址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淅河镇蒋寨村,年代为东周。类别为古遗址。为第三批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瞿家湾遗址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淅河镇大庙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类别为古遗址。为第三批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下瓦片遗址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淅河镇大庙村,年代为汉。类别为古遗址。为第三批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刘家土城遗址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淅河镇土城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西周。类别为古遗址。为第四批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淅河镇境域称古淅河。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称淅河店。
1950年元月,淅河镇并入淅河区。
1958年9月,改称先锋公社,区辖乡改称管理区,增辖新中管理区;同年11月,改称淅河公社。
1961年6月,恢复为淅河区。
1975年8月,改称淅河公社。
1982年2月,淅河镇从淅河区分出成立县辖淅河镇。
1983年8月,属县级随州市。
2007年1月,属随州经济开发区。
200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东门口”是指位置,位于淅河镇东大门。沿河村:1949年设区,属淅河区管辖;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以序数命名为淅河九大队,属先锋公社管辖;19…[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龙”中华民族的图腾,“云龙”寓意美好。…[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淅河店自明成化年间(1645-1687)建街以来,就成为随州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修《随州志》载有随州东20里有淅…[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82年始建随州市第二棉纺织厂,选址淅河镇沿河大队(今东门口居委会),上级主管部门随州市轻工业局。2000年企业破产,原随州市第二棉纺厂所兼的社会管…[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大堰”是指境内张家畈和龚家冲中间的一口大堰。…[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光化”是指境内较大居民点“光化铺”。随州志记载,公元479年建为县,后只剩一铺,清时,此地属涢川乡君山里三甲,名光化铺。…[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桥梁“虹桥”名称而派生命名。境内连接黄河口和曹家台的南河上的石拱桥似彩虹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幸福”,指境内幸福堰水库,寓意幸福美满,期盼幸福。…[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10月设区,属淅河区刘家土城乡管辖;1956年2月小乡合并为大乡,属淅河区十岗乡管辖;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命名为十岗三大队,属先锋公…[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境内居民点“刘家大庙”名称而派生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1949年10月设区,属淅河区管辖;1956年2月小乡合并为大乡,属淅河区十岗乡管辖;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命名为十岗五大队,属先锋公社管辖;1…[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老湾村是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淅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居民点“陈家畈”名称而派生命名。1949年10月设区,属淅河区陈畈乡管辖;1956年2月小乡合并为大乡,属淅河区陈畈乡管辖;1958年9月成立人…[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10月设区,属淅河区陈畈乡管辖;1956年2月小乡合并为大乡,属淅河区陈畈乡管辖;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命名为陈畈三大队,属先锋公社管…[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六合寨村:1949年10月设区,属淅河区六合乡管辖;1956年2月小乡合并为大乡,属淅河区陈畈乡管辖;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命名为陈畈四大队,属…[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东星”指寄望成为东方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先觉庙村是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淅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阳光”指旭日东升,光芒万丈,寓意像阳光一样普照村民,寓意美好。…[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魏岗村是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淅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桥梁而得名。2004年9月,撤并村组,马家塆村、包埠村合并,因马家塆、包家埠两个自然塆中间有一块整石头做的小桥似人背形状,故名“人背桥”,当地老百姓…[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49年10月设区,属淅河区管辖;1956年2月小乡合并为大乡,属淅河区魏岗乡管辖;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以序数命名为魏岗八大队,属先锋公社管…[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10月设区,属淅河区邵家岗乡管辖;1956年2月小乡合并为大乡,属淅河区金屯乡管辖;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命名为金屯二大队,属先锋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汪家冲村:1949年10月设区,属淅河区管辖;1956年2月小乡合并为大乡,属淅河区金屯乡管辖;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命名为金屯三大队,属先锋公…[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涂家桥村:1949年10月设区,属淅河区管辖;1956年2月小乡合并为大乡,属淅河区金屯乡管辖;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命名为金屯五大队,属先锋公…[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金家屯村:1949年10月设区,属淅河区管辖;1956年2月小乡合并为大乡,属淅河区金屯乡管辖;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命名为金屯七大队,属先锋公…[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49年10月设区,属淅河区管辖;1956年2月小乡合并为大乡,属淅河区金屯乡管辖;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命名为金屯八大队,属先锋公社管辖;1…[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10月设区,属淅河区徐家水寨乡管辖;1951年8月属淅河区花园乡管辖;1956年2月小乡合并为大乡,属淅河区金屯乡管辖;1958年9月成立人…[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李家店村:1949年10月设区,属淅河区管辖;1956年2月小乡合并为大乡,属淅河区金屯乡管辖;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命名为金屯一大队,属先锋公…[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孙畈村是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淅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方台村是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淅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10月设区,属淅河区黄聂乡管辖;1956年2月小乡合并为大乡,属淅河区淅河镇(管理区)管辖;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命名为淅河六大队,属…[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10月设区,属淅河区黄聂乡管辖;1956年2月小乡合并为大乡,属淅河区淅河镇(管理区)管辖;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命名为淅河七大队,属…[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10月设区,属贯庄区管辖;1956年属洛阳区管辖;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属卫星公社管辖;1959年更名为永丰二大队,属洛阳公社管辖;1…[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原村名称“永丰园、清水寺”名称而派生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杨家冲村:1949年10月设区,属贯庄区管辖;1956年属洛阳区管辖;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属卫星公社管辖;1959年更名为永丰四大队,属洛阳公…[详细]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10月设区,属淅河区管辖;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属先锋公社挑水河大队管辖;1958年11月属淅河公社管辖;1961年6月复区,属淅河区…[详细]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张咀村:1949年10月设区,属淅河区管辖;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属先锋公社张咀大队管辖;1958年11月属淅河公社管辖;1961年6月复区,属…[详细]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王家畈村:1949年10月设区,属贯庄区管辖;1956年属洛阳区管辖;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属卫星公社管辖;1959年更名为永丰四大队,属洛阳公…[详细]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太宿山村:1949年10月设区,属贯庄区管辖;1956年属洛阳区管辖;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属卫星公社管辖;1959年更名为永丰七大队,属洛阳公…[详细]
区划代码:~24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49年10月设区,属贯庄区管辖;1956年属洛阳区管辖;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属卫星公社管辖;1959年更名为永丰八大队,属洛阳公社管辖;1…[详细]
区划代码:~24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10月设区,属贯庄区管辖;1956年属洛阳区管辖;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属卫星公社九大队管辖;1959年属洛阳公社管辖;1961年6月…[详细]
区划代码:~24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49年10月设区,属贯庄区管辖;1956年属洛阳区管辖;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属卫星公社管辖;1959年更名为永丰十大队,属洛阳公社管辖;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