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羊尾镇 | 隶属:郧西县 |
行政代码:420322105 | 代码前6位:420322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19 | 邮政编码:442000 |
车牌代码:鄂C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1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34万人 |
人口密度:约11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因境内羊尾山,即历史名山钖义山而得名。据志书记载,此为“钖义山”支山也,故称为“钖尾”。后来衍化为羊尾。关于羊尾巴山还有个传说:汉江北岸,有一座高高耸起的山峰,象一只静卧的山羊尾巴,人们谓称此山羊尾巴山。
基本介绍:
一、基本情况
羊尾镇位于郧西的西南边缘,“两省(鄂、陕)”、“三县(郧西县、郧县、陕西白河县)”交界处,是外界进入郧西的西南门户,素有郧西“南大门”之称。316国道和襄渝铁路隔江相望,省道郧羊路穿越全境,汉江水路上可达陕西安康,下直通省城武汉,水路交通十分便利。全镇共有15个村,1个居委会,110个村民小组,6779户,26624人。版图总面积11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754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无霜期250天以上,传统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豆类、红薯为主。土地主要以旱地为主,实有土地面积3.2万亩(其中已退耕还林2.3万亩)。200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733.5万元,农民
文化旅游:
老官庙清真寺位于郧西县羊尾镇老官庙,年代为清末民国。老官庙清真寺是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1月2日西政发[1994]29号)。
郧西西山墓群位于郧西县羊尾镇两利村,年代为汉代。郧西西山墓群是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1月2日西政发[1994]29号)。
李家棚墓群位于郧西县羊尾镇李家棚村,年代为汉代。李家棚墓群是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1月2日西政发[1994]29号)。
焦家台子墓群位于郧西县羊尾镇青山村,年代为汉代。焦家台子墓群是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1月2日西政发[1994]29号)。
历史沿革:
羊尾镇历史悠久,秦汉时期在羊尾设钖县,驻所在该镇老观庙村白石滩。
羊尾山古称锡义山。
三国、明代均在此驻军,以控汉水。
“明时店市最盛,今不能复旧”(同治版县志)。
明天顺年间属郧西县辖里,清乾隆三十八年属郧西县辖堡。
民国年间,曾置区署、区公所、乡公所。
1983年全地区文物普查曾发现大量秦砖汉瓦。
解放后羊尾人民公社属郧西县第七区。
东自凤凰,西至黑虎,南至汉江,北到马安,共辖12个村,后改为羊尾区。
1958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境内羊尾山,即历史名山钖义山而得名。据志书记载,此为“钖义山”支山也,故称为“钖尾”。后来衍化为羊尾。关于羊尾巴山还有个传说:汉江北岸,有一座高高耸…[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民主建政后,设立傅家乡民主政府,负责人称乡长;1955年11月,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更名为高庄高级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称社长,村民改称社员;1…[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民主建政后,设立傅家乡民主政府,负责人称乡长;1955年11月,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更名为傅家高级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称社长,村民改称社员;1…[详细]
全村版图面积1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85亩,辖7个村民小组、421户、1580人。全村以香料烟、林果、蔬菜、外出务工创收为主,2013年人均纯收…[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民主建政后,设立张家乡民主政府,负责人称乡长;1955年11月,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更名为竹坪高级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称社长,村民改称社员;1…[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民主建政后,设立张家乡民主政府,负责人称乡长;1955年11月,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更名为高家山高级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称社长,村民改称社员;…[详细]
山雄谷幽瀑如虹,世外桃源出龙潭。郧西县羊尾镇龙潭河村濒临汉江,座落在两省(鄂、陕)三县(郧西、郧县、白河县)交界处,襄渝铁路隔江相望,汉江水路顺流而下…[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民主建政后,设立郭家山乡民主政府,负责人称乡长;1955年11月,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更名为双堰高级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称社长,村民改称社员;…[详细]
羊尾镇老观庙村地处郧西县西南部,位于两省三县交界处,与陕西省白河县,郧县胡家营镇隔江相望,东于羊尾村交界,西与高庄村毗邻,南为汉江水源,北连莲花池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境内羊尾山,即历史名山钖义山而得名。据志书记载,此为“钖义山”支山也,故称为“钖尾”。后来衍化为羊尾。关于羊尾巴山还有个传说:汉江北岸,有一座高高耸…[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民主建政后,设立朱家乡民主政府,负责人称乡长;1955年11月,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更名为胡家湾高级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称社长,村民改称社员;…[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民主建政后,设立下沟乡民主政府,负责人称乡长;1955年11月,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更名为建国高级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称社长,村民改称社员;1…[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民主建政后,设立朱家乡民主政府,负责人称乡长;1955年11月,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更名为西坪高级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称社长,村民改称社员;1…[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49年民主建政后,设立板桥乡民主政府,负责人称乡长;1955年11月,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更名为板桥高级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称社长,村民改称社员;1…[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民主建政后,设立板桥乡民主政府,负责人称乡长;1955年11月,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更名为大院高级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称社长,村民改称社员;1…[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民主建政后,设立板桥乡民主政府,负责人称乡长;1955年11月,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更名为花栗庵高级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称社长,村民改称社员;…[详细]
板桥豆腐干是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羊尾镇板桥村的特产。郧西板桥豆干口味纯正,香辣可口,原汁原味,回味悠长,是馈赠亲友、出差、旅游、聚餐的最佳选择。郧西板桥,地处汉江中游湖北十堰市郧西县境内。传说清朝着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