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龙港镇 | 隶属:阳新县 |
行政代码:420222110 | 代码前6位:420222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14 | 邮政编码:435000 |
车牌代码:鄂B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5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8.68万人 |
人口密度:约34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39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因境内龙港河而得名。
基本介绍:
阳新县龙港镇地处湖北省东南边陲,与通山县江西武宁县、瑞昌市接壤。全镇辖区面积255平方公里,辖38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10.68万人,镇区面积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万,一九九七年被列为湖北省重点“口子镇”,为全国第四批历史文化名镇。
龙港交通便捷,商贸繁荣。106国道贯穿全境,正在兴建的大广高速公路和即将兴建的杭瑞高速公路在龙港交汇。全镇有民营工业企业469家,基本形成农机制造、五金工具、塑料制品、建筑材料、煤炭采掘、农产品加工等支柱工业,年工业总产值17576万元,龙港自古就是鄂赣两省四县商品集散地,商贸活跃,素有“小汉口”之称。现有个体工商户3560家,年商品零售额4.1亿
荣誉排行:
2008年10月,龙港镇入选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文化旅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港镇位于湖北省阳新县西南部,106国道纵贯穿全境,镇区距黄石市60公里。龙港革命旧址群位于湖北省阳新县西南部的龙港镇,地处湖北的阳新、通山和江西
坐落在龙港镇区西约3公里的福隆山。寺庙占地2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据现存的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佛祖灯会》勒石记载,该寺于光绪年间由高僧宏珍祖师住持,常住僧众50人。
骆守浩墓位于阳新县龙港镇渡口村。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面积约90平方米,地面有石块叠砌而成的封土,墓前立高7.16米的石牌坊,封土周围以青石板构成围栏。该墓气势雄伟,保存完好,对于
历史沿革:
明末设龙川市;清末改为龙港市,后称龙港镇;清光绪十五年(1889)属富水乡;1927年为龙燕区,龙港是鄂东南特委驻地,设立48大机关,成为湘鄂赣边区鄂东南十六县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第四区;1949年6月,为阳新县第五区;1951年10月改为第八区;1956年1月改为龙港区;1958年11月为苏红人民公社,12月改为龙港人民公社;1962年6月复名龙港区;197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飞跃社区是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龙港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阳辛社区是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龙港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石角村辖9个个生产小组,929户,共计4527人,其中,党员69人,村两委干部7人。支部成员数为5人,村委会成员数为4人,其中两委班子中交叉兼职的干部…[详细]
阮家畈村辖5个个生产小组,564户,共计2492人,其中,党员64人,村两委干部4人。支部成员数为3人,村委会成员数为4人,其中两委班子中交叉兼职的干…[详细]
汪家垅村地处龙港镇富水河上游南岸,辖11个自然湾,560户,2220人。耕地面积869亩,宜林荒山3260亩。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详细]
车桥村版图面积15平方公里,位于富水大坝脚下,富河上游,排肖公路沿河而上,北干渠绕山而下,人员成H型居住。全村共有908户,计3726人,下辖15个生…[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属第四区星潭乡;1951年属第七区星潭乡;1958年属龙港公社星潭乡,1959年为龙港公社辛潭区大桥铺大队;1961年属龙港区星潭公社;19…[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建区乡村,属第四区辛潭乡;1951年11月,属第七区北山乡;1958年撤区设公社,属富水公社辛潭乡;1959年为富水公社辛潭区田铺大队;19…[详细]
星潭村位于阳新县东南面,距县城45公里,全村辖21个村民小组,845户4682人。全村总土地面积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20亩,其中水田1820亩…[详细]
渡口村辖11个个生产小组,784户,共计3846人,其中,党员81人,村两委干部5人。支部成员数为5人,村委会成员数为5人,其中两委班子中交叉兼职的干…[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建区乡村,属第四区孔志乡;1951年11月,属第七区孔志乡;1957年属龙港区辛潭乡;1958年撤区设公社,属龙港公社辛潭乡;1959年为龙…[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居民点附近的黄塘山脚下有一口水塘,塘边当年有几棵梧桐树,又处在本村中心地段,属标志性地貌,故得名。…[详细]
马岭村位于龙港镇富河北岸,全村辖13个生产组,388户,2146人。总耕地面积1373亩,其中水田1010亩,是血吸虫疫区村、老区村和贫困村。 …[详细]
钟山村辖5个生产小组,281户,共计1414人,其中,党员25人,村两委干部4人。支部成员数为3人,村委会成员数为4人,其中两委班子中交叉兼职的干部数…[详细]
河东村位于朝阳河之东而得名,国道106线和杭瑞高速贯穿河东村而过,距龙港镇仅5公里,交通极其便利。过去的河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致富门路少,各项事业发…[详细]
龙港村村辖4个个生产小组,760户,共计3409人,其中党员62人,村两委干部6人。支部成员数为5人,村委会成员数为2人,其中两委班子中交叉兼职的干部…[详细]
岩泉村位于龙港镇以西,东交上曾村、南交高黄村、西与通山燕厦接壤,北交钟山村,下辖六个村民小组,486户,2430人,其中党员36名。耕地面积1200亩…[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0年1月,属第五区槽坪乡;1951年11月,属第八区槽坪乡;1957年属龙港区林门乡;1958年属龙港公社林门乡;1959年为龙港公社林门区坜上…[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建区乡村,属第五区林门乡;1951年11月,属第八区林门乡;1957年属龙港区林门乡;1958年撤区设公社,属龙港公社林门乡;1959年为龙…[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0年1月废保甲建区乡村,属第五区龙港乡;1951年11月,属第八区龙港乡;1957年属龙港区龙港乡;与湖田合并,称彭杨五社;1958年撤区设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后面有一条河流,名为朝阳河,故得名。1950年属第五区槽坪乡,1951年属第八区槽坪乡,1957年属龙港区林门乡;1958年属龙港公社林门乡,195…[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1月废保甲建区乡村,属第五区槽坪乡;1951年11月,属第八区槽坪乡;1957年属龙港区林门乡;1958年撤区设公社,属龙港公社林门乡,19…[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石丘村是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龙港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建区乡村,属第五区下垞乡;1951年11月,属第八区下垞乡;1958年撤区设公社,属龙港公社下垞乡;1959年为龙港公社下垞区球场大队;19…[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建区乡村,属第五区下垞乡;1951年11月,属第八区下垞乡;1958年撤区设公社,属龙港公社下垞乡,1959年为龙港公社下垞区大桥大队;19…[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委会驻地在朝阳河南边山下,故得名。1950年属第五区中罗乡;1951年属第八区中罗乡;1958年撤区设公社,属龙港公社中罗乡;1959年为龙港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1月废保甲建区乡村,属第五区中保乡;1951年11月,属第八区中保乡;1957年属龙港区林门乡;1958年属龙港公社林门乡;1959年为龙港…[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茶辽村是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龙港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从白门楼、山下岭两个居民点中各取一字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50年属第五区黄桥乡;1951年11月,属第八区黄桥乡;1957年属龙港区黄桥乡;1958年撤区设公社,属龙港公社黄桥乡;1959年为龙港公社黄桥…[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成高与黄道垅在两端,取其“成高”居民点之“高”,“黄道垅”居民点之“黄”,故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石下居民点在村内名气最大,故得名。1950年建区乡村,属第五区太平乡;1951年11月,属第八区太平乡;1958年撤区设公社,属龙港公社黄桥乡,19…[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50年废保甲,建乡村,属第五区黄桥乡;1951年属第八区黄桥乡;1958年属苏红公社黄桥乡,1959年为龙港公社黄桥管理区黄桥大队;1961年7月…[详细]
郭家垅村辖4个生产小组,177户,843共计人,其中党员27人,村两委干部4人。支部成员数和村委会成员数均为3人,其中两委班子中交叉兼职的干部数为2人…[详细]
殊溪村位于龙港镇富河北岸,北与排市接壤。全村辖四个生产小组,184户,783人,外出务工人员占80%,其中,党员26人,村两委干部4人。共有耕地面积6…[详细]
界首村海拔663米,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经济十分落后,全村共人口2843人,由14个自然湾组成,党员28人,其中,外出务工占全村人口60%以…[详细]
荻湖村辖8个个生产小组,359户,共计1601人,其中,党员36人,村两委干部4人。支部成员数为3人,村委会成员数为3人,其中两委班子中交叉兼职的干部…[详细]
金坪村位于阳新县龙港镇朝阳河与桂花河交汇处的槽坪畈中游,龙罗公路贯穿全村,耕地面积620亩,其中水田420亩,山场面积分布在朝阳河南北两处,面积100…[详细]
飞跃村辖5个生产小组,1490户,共计6886人,其中,党员54人,村两委干部6人。支部成员数为3人,村委会成员数为4人,其中两委班子中交叉兼职的干部…[详细]
有人曾这样描述阳辛之美:五百里青山,西向而来;三百里富河,东流而去;八万亩水库,烟波浩渺;二千里国道,蜿蜒南下。 阳新县龙港镇的阳辛村是一座移民建制…[详细]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建区乡村,属第五区龙港乡;1951年11月,属第八区龙港乡;1957年属龙港区龙港乡;1958年撤区设公社,属龙港公社龙港乡;1959年为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