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莲镇 | 隶属:浠水县 |
行政代码:421125106 | 代码前6位:421125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13 | 邮政编码:438000 |
车牌代码:鄂J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63.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3万人 |
人口密度:约20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因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浠水白莲河水库旁得名。
基本介绍:
一、基本情况
地处浠水北部山区,辖13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1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2300人,版图面积63 .2平方公里,耕地10828亩。
二、主要资源
境内分布有丰富的林木资源、砂石资源、水电资源、矿产资源。
三、特色产业
旅游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境内有名扬海内外的佛教名山斗方山和鄂东第一大水库白莲河水库。斗方山巍峨插天,山中青松四合,花草斗艳,秀石林立,洞府遍布。白莲河水库碧波万顷,烟水苍茫,岛屿众多。加上水网交错,长桥如虹,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镇功能日益齐备,三位一体构成景色迷人、风光秀丽的一幅山水画图。
四、历史由来
白莲河水库建库前
文化旅游:
在浠水县白莲河,有一座千年古刹——斗方山禅寺。寺庙坐落在白莲河风景区内,位于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浠水、英山、罗田三县交界处。斗方禅林,最初由后唐同光元年(923)无著禅师建造,北宋时佛
斗方寺祖师殿位于浠水县白莲镇斗方山村。斗方寺,后唐同光元年(923)无著禅师始建,北宋更名崇果禅院,因苏轼友佛印曾在此讲经而称“佛印斗方”,元末毁,明洪武年间僧心节重建,隆庆元年(1567)
浠水舍利宝塔位于浠水县白莲镇大岭沟村。建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六角七层仿木结构楼阁式实心石塔,通高5米,底边长0.57米,宝珠塔刹。底层西面设拱门,两侧设龛,龛内浮雕武士像。第二层西壁
还我河山摩崖石刻位于浠水县白莲镇斗方山村,年代为抗日战争时期。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游山不忘救国石刻位于浠水县白莲镇斗方山村,年代为抗日战争时期。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白莲镇境域属蕲水县开源下乡。
民国时期,属浠水县二(蔡河)区。
1949年,属蔡河区。
1958年10月,改为幸福(蔡河)公社。
1963年,设立白莲镇。
2019年8月9日,黄冈市白莲河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示范区挂牌成立,新成立的白莲河示范区为正县级单位,管理白莲河水库,托管原来的罗田县白莲河乡、浠水县白莲镇,实行整建制管理。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该社区位处于莲花街,故得名“莲花街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早前这里有一座古庙名为“圆通庵”(今已毁),香火旺盛,在庵周围有村民聚集,新建房屋,逐渐形成村庄,别为“园通庵”,村故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一山脚下,因该山含有铁矿石而取名铁山头,村以山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位于长塘湖旁,该湖是村内灌溉农田的主要水源,故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大水桥村是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白莲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苏铺塆是较出名居民点,过去称作“苏家铺”,村故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前该地有一棵大樟树,树上攀附着小树,尤为奇特,有居民陆续在树附近聚居,逐渐形成村庄,村亦以“樟树”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内山上有一块岩石,形状如同燕子的窝,当地称为燕子岩,成为当地一景,村以岩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山岭连绵,有两条山岭之间夹了一条长沟,被称作“大岭沟”,村故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岭街是较出名居民点,过去该地称作“长岭岗”,故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斗方山村是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白莲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发扬村:2023年12月成立,由原连二塘、独山墩等2村合并而来。面积5.50平方公里,746户,2804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