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武当路街道 | 隶属:茅箭区 |
行政代码:420302001 | 代码前6位:420302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19 | 邮政编码:442000 |
车牌代码:鄂C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54.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7.35万人 |
人口密度:约133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8个社区、3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因武当路贯穿全境而得名。
基本介绍:
武当路街道隶属于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办事处驻安徽巷,人口24745人,面积54.9平方千米。辖7个居委会、3个村委会:马家、王家、韩家沟、铁三处、龚家湾、路北、顾家岗、堰口、顾家、马家河。
街道内聚集了数家汽车产业基地,东风公司车桥厂,东风非金属部件公司,十堰缸套厂等。
中铁十一局三处驻地武当路街道武当大道。
十堰市茅箭区人民政府,驻地武当路街道顾家岗。
历史沿革:
1914年,隶属湖北省襄阳道郧县。
国民政府成立后,隶属湖北省郧县。
民国十一年(1922),隶属湖北省郧县第七区。
民国二十一年(1932),隶属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
1940年,隶属黄龙区十堰乡。
民国三十三年(1944)隶属郧县十堰乡。
1948年隶属郧县十堰区十堰乡。
1971年撤区并社时,隶属茅箭公社。
1980年9月成立武当路街办,为十堰市人民政府直管的副县级派出机构。
1984年撤社建区,划归茅箭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相传顾家岗原名刘家院,王家庄,光旭公最早埋于扇坡(现二汽铁路处),由于顾氏子孙繁盛,刘、王姓日渐低落,逐渐远迁它处,约乾隆中期顾家岗之名则大显。…[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龚家湾”指居民点龚家湾,详见居民点类登记表《龚家湾》。…[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路北”指以武当路以北方向命名,详见交通类登记表《武当路》。…[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马家河”指马家河水库。马家河社区因一九五八年修水库把耕地全部淹没,于一九八九年由原大庙村二、三组农转商后成立马家河水库居委会。于2005年市政发[2…[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由原铁道部中铁十一局三处(现更名中铁十一局第三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我辖区武当路36号是辖区人口最多,单位规模最大的企业,因此而命名。“铁”是指铁道…[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以传说故事及组织形式而命名。传说很早以前,韩家沟社区荒无人烟,到处是树林和刺架窝,最早迁入的是刘姓,后又陆续迁入了李姓等。与韩家沟隔梁的是彭家沟,据传…[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社区名称因辖区有马家河公路大桥、国铁襄渝铁路大桥、二汽铁路专线大桥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文家”指文姓人家。“沟”指两山之间的凹部,因文姓人多居住于此后成立文家沟居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顾家”指顾姓人家。明成化十二年(1476)。设郧阳府,隶属郧阳府郧县茅箭包。清初,隶属郧县十堰镇。清同治五年(1866),隶属郧县南乡茅箭保。民国初…[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村委会旧址原有堰塘及桥而得名。明成化12年(1476)设郧阳府,堰口桥村隶属郧阳府郧县。清初设明朝建制,堰口桥村属郧县十堰镇。清同治5年(1866)…[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马家河”指马家河水库。明成化十二年(1476),置郧阳府,隶属郧阳府辖郧县茅箭保。清初,隶属郧县十堰镇。同治五年(1866),隶属郧县南乡茅箭保。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