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法泗街道 | 隶属:江夏区 |
行政代码:420115014 | 代码前6位:420115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27 | 邮政编码:430200 |
车牌代码:鄂A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88.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84万人 |
人口密度:约20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22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相传隋代以前,镇西是一片湖泊沼泽地,人烟稀少,三面环水称洲。由金口驶往嘉鱼、咸宁、蒲圻等地船只,上下水运行30里经过此洲,靠岸停船,形成惯例,似乎成为法定之意,湖水之浪随风起伏,波水如泗,故名法泗洲。后简称法泗沿用至今。街道以此得名。
基本介绍:
一、概貌
法泗镇位于江夏区西南部,紧邻咸宁市嘉鱼县潘湾镇,金水河横贯全镇,东北距纸坊街46公里,是江夏区一个边缘乡镇。全镇所辖22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208个村民小组,7040户,30550人,全部是汉族。
全镇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约16℃,冬季(一月)平均气温3℃,夏季(七月)平均气温30℃,全年无霜期3月中旬至12月初约260天,年平均降雨量1200mm左右。
法泗镇原名法泗洲,早年是一个湖泊沼泽之地,人烟稀少,三面环水淤积成洲,金水河上下船泊在此停靠形成惯例,而用法字,为法定之意。湖水之浪随风起伏,波水如泗,故名法泗洲,是否确切无考,后简称法泗沿用至
荣誉排行:
2023年2月,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命名法泗街道为2021年度湖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
历史沿革:
法泗街道原名法泗洲,公元1933年金水闸建成后,水位下降,出现成片湖地平原,从此四方百姓陆续迁此安业为农,设店经商,始为自然镇。
解放后,建立人民政权设法泗乡,隶属武昌县第三区即马法区,1952年建立法泗区,辖1镇13乡,1954年改为法泗管理区隶属金口区,1956年改称金口区法泗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金口区法泗公社,1963年缩小建制,划分为法泗、菱米、石岭3个小公社,1971年仍恢复原法泗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相传隋代以前,镇西是一片湖泊沼泽地,人烟稀少,三面环水称洲。由金口驶往嘉鱼、咸宁、蒲圻等地船只,上下水运行30里经过此洲,靠岸停船,形成惯例,似乎成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田浦湾命名,因田浦湾在是最大的居民点,人口最多。…[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联盟村是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法泗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中末期,先祖移居此地时,遍地风化石子,故得名石子岭,又称石岭。…[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前从石岭村、珠琳村到法泗街道去的人都要途经此地,马法路也由此经过,故而得名大路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在清朝时期,山岗坡地林立有成片株树,故得名株林,后演变为“珠琳”。…[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隋代以前,镇西是一片湖泊沼泽地,人烟稀少,三面环水称洲。由金口驶往嘉鱼、咸宁、蒲圻等地船只,上下水运行30里经过此洲,靠岸停船,形成惯例,似乎成为…[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77年3月,由庙门口湾、孙家咀湾、尹家湾合并成立农业科学示范基地,专业培育良种,当时由法泗公社政府命名为农科大队委员会组织。…[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位于原弓字港东边,故名。1957年,属桂山四大队;1971年桂山一、二、三、四、大队合并;1980年桂山大队分开设立东港大队、西港大队、桂山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桂山”二字取自附近的桂子山。1957年,属桂山三大队;1971年桂山大队与桂山一、二、四大队合并属桂山大队;1980年桂山大队分开设立桂山大队、东港…[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原弓字港为界,港东面为东港村,西面为西港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村境内有八个大大小小的塘,故取名八塘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有居民点名新墩湾,以旧时该地新墩闸取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金水河东岸而取名卫东村。1957年为利农大队和太平大队,属大队公社;1971年,属五一大队、新墩大队、利农大队,太平大队合并为卫东大队;1975年…[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红星村是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法泗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处金水河沿线,长度较长,如天上的彩虹一般,故取名为长虹村。…[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因菱角、莲藕遍布湖中,可当食粮,故取名为菱米湖,后以此命名为菱米村。…[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庆丰”为庆祝丰收之意。1951年为菱米6组,属菱米乡;1958年为菱米六大队,属菱米公社;1971年将菱米六、菱米三、菱米七大队合并为永丰大队;19…[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永丰”取永保农业丰收之意。1951年为菱米7组,属菱米乡;1958年为菱米七大队,属菱米公社;1971年将菱米七、菱米三、菱米六大队合并为永丰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三合村是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法泗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斧头山脚下。1951年为菱米乡四组,属菱米乡;1958年为菱米四大队,属菱米公社;1971年菱米四、菱米五大队合并设立斧山大队,属法泗公社;198…[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为靠近金水河,地处金水河沿岸,故得名沿河村。…[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政府筹资集劳,去弯求直重新开挖新的出湖入河通道,工程完工后新河道比原故道缩短三分之二以上,史称“新河口”,行政村也因此得名“新河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