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六指街道 | 隶属:长江新区 |
行政代码:420116006 | 代码前6位:420116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27 | 邮政编码:430300 |
车牌代码:鄂A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227.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08万人 |
人口密度:约22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58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相传很早以前,此处少有人群聚居,后有一位长着六根手指的老人来到此地,见此不远有河运码头,过往商贾,行人不断,就在此地修建茶棚,饭店,供过往行人吃住休息,后此处日趋繁荣,商铺云集,聚居人口增多,形成集镇,为纪念老人功德,后人将此地取名为“六指街道”。
基本介绍:
六指街道位于湖北武汉市黄陂区。下辖:
420116006001111什仔铺居委会
420116006002220甘棠铺居委会
420116006200112联合村委会
420116006201112群建村委会
420116006202220建民村委会
420116006203220红光村委会
420116006204220曙光村委会
420116006205220胜洪村委会
420116006206220同联村委会
420116006207220虎豹村委会
420116006208220金咀村委会
420116006209220同建村委会
42011600621022
荣誉排行:
2022年3月,六指街道被命名(确认)为2021年湖北省卫生城市(县城、乡镇)。
2018年12月,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命名六指街道为2018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
历史沿革:
早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代,六指就有黄陂东乡唯一的重要水运码头——掩城港,经汉口、新洲阳逻等地联通全国,是长江流域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六指解放前属于古堤乡管辖,解放初属武湖区。
1952年武湖区改名为黄陂第九区,1956年将九、十两区合并为六指店区,1958年成立上游人民公社,1960年恢复区县建制,仍保留六指店区,1969年撤区并社,由虎豹、桂林、六指、新集、民建5个小公社合并为六指店人民公社,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该社区附近有一什仔铺自然村。2002年1月8日成立什仔铺社区,属于六指街道管辖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境内有一主要道路,甘棠大道。甘棠铺社区2001年12月成立。…[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原群联大队与群乐大队联合一起组成新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政府由群字打头,以美好寓意组词得名。寓意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共建美好家园。…[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政府以建字开头,以美好寓意组词得名。寓意村民共建美好家园。…[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1970年由原红卫、霞光两个大队合并各取一字得名。“红”为原红卫大队,“光”为原霞光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相传很早很早以前,此地荒芜人烟有南曙,南极俩兄弟云游行经此时,见此处土地肥沃,鸟语花香,逐在此处落户,成家立地,若干年后人口聚集,形成村湾,后人便以兄…[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人们美好意愿得名。含义为抗洪胜利之意。…[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政府以同字开头和美好寓意得名。寓意村民同心、同德、建设美好家园。…[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一小山得名。“虎豹”为一山名。清朝同治十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二区,民国二…[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部驻地在北湖湖咀“金家咀”上,故而得名。“金咀”即北湖湖咀金家咀。…[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建国后,以美好愿望,同字开头得名。含义为同心同德建设美好家园。…[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政府以建字开头,以美好寓意组词得名。寓意村民共同建设新农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群字开头,组美好寓意词语得名。寓意群众要齐心协力合、为一体才能有更大的财富。…[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定镇”得名于境内一庙宇一定镇庙(已毁),后定镇演变成定正。村内有一座定镇庙。…[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驻地在自然村而得名。村部驻地在自然村郑家田。…[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群乐因由原建乐、建群两个大队合编而得名,因境内有一座珠宝山曾以珠宝山大队命名,后改为群乐村。因由“建乐”、“建群”两个大队合编,意取群众快乐之意。…[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建新、建华两个大队各取一字而得名。“新”为建新大队,“华”为建华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美好寓意得名。寓意村民有新的生活,新面貌。…[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原新建、红光两个大队各取一字而得名。“新”是新建大队,“红”是红光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政命统一命名和美好意愿得名。意愿村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建立美好的新生活。…[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所辖自然村得名。下辖自然村新集街。清朝同治十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二区,民国二…[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政府统一命名和美好意愿得名。含义为建设新的村庄,人民幸福。…[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政府统一命名和美好意愿得名。意愿村民有新的生活,走向胜利。…[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政府以建字开头,以美好寓意组词得名。寓意指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人民幸福。…[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政府以建字开头,以美好寓意组词得名。“建国”谕指意愿共建美好生活,共建家园。…[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有一处西城址遗址。清朝同治十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二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由老新店大队分成三个村,在三个村的中间,故而取名兴中村。“兴”为振兴,“中”为中间。…[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寓意国家振兴富强,国泰民安。清朝同治十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二区,民国二十六年(…[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子边有一大湖-武湖。清朝同治十年(1871)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二区,民国二十六…[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有一自然村大咀垸。清朝同治十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二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部驻地在自然湾肖家岗。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二区,民国…[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部驻地在自然村胡家港。清朝同治十年(1871)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二区,民国二十…[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部驻地在自然村吴家岗。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二区,民国…[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刘”为姓氏,“下”为方位,与上对应。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曾有一寺庙,寺庙周围水源贫泛,僧俗盼水心切时有三位姑娘路过此地借歇,僧人热情款待,三姑为之感动,次日走后,便有水库一口,三姑井湾因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部驻地在自然湾朱家岗。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二区,民国…[详细]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部驻地在自然村熊家岗。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二区,民国…[详细]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七里岗”为一山岗由南至北七里之长。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详细]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部驻地在自然村大堤口。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二区,民国…[详细]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有一自然村楼子田。清朝同治十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二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详细]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所辖自然村王家中榨和姜家港各取首字得名。“王”为王家中榨,“港”为姜家港。…[详细]
区划代码:~24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张姓聚居,村边原有一过路店铺。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二区…[详细]
区划代码:~24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所辖自然村徐家田。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二区,民国二十六…[详细]
区划代码:~24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二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详细]
区划代码:~24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部驻地在自然村陆家咀。清朝同治十年(1871)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二区,民国二十…[详细]
区划代码:~24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甘棠因古时有一棵甘棠树而得名。“甘”为甘棠树。…[详细]
区划代码:~24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所辖自然村甘铺湾。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二区,民国二十六…[详细]
区划代码:~24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潘”姓居住在地势较高的岗上。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二区…[详细]
区划代码:~24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同治十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二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县设4区,所辖…[详细]
区划代码:~24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团林为潭林演化而来。在一百多年前只有潭林埠没有仓埠,潭林埠原本是个水码头,可以在下潭林埠(今下街头)乘船去汉口、五通口等,潭林埠是团林村的中心,就以潭…[详细]
区划代码:~24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于金姓居住,旧时曾已出售楠竹闻名当地,遍地是竹。…[详细]
区划代码:~25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二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详细]
区划代码:~25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二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详细]
区划代码:~25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二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详细]
区划代码:~25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二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详细]
区划代码:~25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位于地在北湖西边而命名。“湖”为北湖,“西”为西边。…[详细]
区划代码:~25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武湖的东部位置。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二区,民国二十六…[详细]
区划代码:~25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湾位于湖咀边,周围形似院子。1980年为社办林场,沙场农场,2009年成立大咀垸村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5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寓意村民有新生活,博大的志向。2010年从丹江口水库移民而来组建的新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