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金湖街道 | 隶属:大冶市 |
行政代码:420281003 | 代码前6位:420281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14 | 邮政编码:435000 |
车牌代码:鄂B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16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58万人 |
人口密度:约40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7个社区、42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此地位于大冶湖旁,大冶湖旧称“金湖”,故名。
基本介绍:
金湖街道办事处(马叫)
马叫、铜绿山矿、井巷、五里堤、铁路桥、角田、马叫、株林、范铺、牯羊、平原、石任、田垅、程湾、汪拳、栖儒、柯湾、下方、优先、大泉、柯庄、巴塘、北河、谷文、姜桥、胡庚、港背、彩畈、宋堍、门楼、德贤、港岭、龙角山、黄家献、熊家边、四斗粮、上冯、佘家畈、赵保、下四房、焦和、八角垴、石花、泉塘、铜山、畈陈
荣誉排行:
2021年2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命名金湖街道为2020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金湖街道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文化旅游:
上冯村位于大冶市金湖办事处,自元晚期始,村人就崇尚自然,珍惜风水,百年古宅、古树、古墓、古井、古祠、古碑、古道、古沟渠、古碾随处可见,有“九古奇村”之美誉。其中百年古树逾千,最老的香樟树龄有
草王咀古城址位于大冶市金湖乡田垅村,战国、汉城址。面积约6·5万平方米。城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280米,东西宽230米。城垣底约12米,残高4米左右。城外有护城河遗迹。城内采集有铜壶
上吴洞监楼位于大冶市金湖街道办事处,年代为民国。类别为古建筑。为第三批黄石市文物保护单位。
门楼民居位于大冶市金湖街道办事处门楼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第三批黄石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冶雍睦堂位于大冶市金湖街道办事处佘家畈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第三批黄石市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该街道民国时期隶属第六区和第三区;1950年属长灵区,部分属南台区;1951年至1956年分属第八区、第一区和城关区;1958年11月至1960年初,先后隶属万能区、灯塔人民公社、城关人民公社;1960年春与大箕铺合并为金湖区;1975年撤区并社大泉、铜山、栖儒、姜桥4个小公社合并为金湖公社,1984年改称金湖乡;1996年划入大冶市区,改名为金湖街道,2001年3月撤销铜绿山街道并入金湖街道沿用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马叫”为社区居委会驻地居民点,为附近原“马叫山”简化而来。…[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铁路桥”指小区內武九铁路跨越矿冶大道架起的一座铁桥。…[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五里堤”为城关墈头至海螺山一线防洪堤有五里距离,称五里堤。…[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井巷公司是为井巷生产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施工单位,社区位于井巷公司所在地。…[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坐落于铜绿山矿,为矿区居民服务。该区1965年至2005年,命名为铜绿山矿居民委员会;2006年至今,命名为铜绿山矿社区居民委员会,属金湖街道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社区所辖辖区为“碧桂园城市花园”,为碧桂园集团开发建设。…[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辖区内有居民点名“海雅香山湖”,“海雅”为此小区房地产开发公司名称。…[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马叫:为自然村名称,原指山名“马叫山”。…[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此地古时有一座寺建在呈三角形田块附近,名三角寺,村委会以此演变而成。…[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株林”为古渡口名称,西北临大冶湖畔,株林渡口与柯家渡口隔湖相望。…[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为自然村名称“范家铺”的简称,指范姓居民在此地开有店铺。…[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居民房屋都在不靠山不靠水的地域,顺口称此地为平原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境内有一山名“牯羊山”,村委会驻地设牯羊山脚下。…[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石任”为自然村名称“石任淑”的简称,指此地居民先祖姓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至1951年属长灵区铜山乡;1958年属万能公社栖儒管理区;1962年为金湖区栖儒人民公社二大队;1975年为金湖公社田垅大队;1984年为…[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柯湾”由自然村名称“柯家湾”简称而来,“柯”为姓氏。…[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自然村名称“程兼万”谐音而来。1949年属长灵区栖儒乡;1959年属城关公社栖儒管理区;1962年为栖儒公社三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为金湖公社程兼…[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下方”为辖区内自然村“方家湾”之别名,“方”为姓氏。…[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汪拳”为辖区内一自然村名称,“汪”为姓氏,先祖汪孟六,武艺精湛,善拳术,当时人称拳公。…[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优先”为历史自然村名称”李佑仙“的谐音演变而来。…[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栖儒”为辖区内桥梁“栖儒桥”的简称。明朝万历年间,商人余必迪将木桥改建成三孔石桥,历称栖儒桥。1949年属长灵区栖儒乡;1962年为金湖区栖儒人民公…[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泉村境内有一古刹大泉寺,这里的行政单位都以大泉命名,村委会也以大泉命名为大泉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柯庄”为自然村名称“柯庄湾”的简称,“柯”为姓氏。…[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巴塘”为自然村“胡巴塘”的简称,意为胡、巴两姓居民的池塘。…[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项谷文”为历史自然村名,为此地居民点先祖姓名。…[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北河”为村委会背后一条田垅的地名。1949年属长灵区;1962年为金湖区大泉公社五大队;1975年为金湖公社北河大队;1984年为金湖乡北河村;19…[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畈陈”为河流名称“港畈陈”的简称,“陈”为姓氏。…[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姜”为元初首迁居民姓氏,兄弟二人建成一座三眼石拱桥,将此桥命名为姜桥。…[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港背”为自然村名称,意为地处河港背面。…[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胡庚”为历史自然村名称,指此地先祖姓名。…[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唐代皇帝李世民曾经来过这里。名皇踩畈,后演变成踩畈村。…[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宋晚村是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金湖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德贤为自然村“李德贤”的简称,指此地居民先祖的姓名。…[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门楼”为辖区自然村名称,指此地原修建有一门楼。…[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港岭”为自然村港边、岭上组合而来,村委会驻地在港边。…[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龙角山”为村委会驻地附近山名。1949年属长灵区;1958年属城关公社;1962年属金湖区;1975年属龙角山镇;1999年撤龙角山镇,划归金湖街道…[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赵保”为辖区内自然村名称,为此地居民先祖姓名。…[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四斗粮来历有二:一说相传这里有一丘田块面积四斗,耕者以二亩为田,二亩为地,年交租锞四斗,故名四斗粮。二说,相传现四斗粮地段有一块良田四亩多,其田的主人…[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黄家献”为自然村名称,由此地居民先祖姓名“黄发宪”谐音而来。…[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村东北有一地名乌鸦扑泉塘,村委会据此而取名泉塘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委会坐落地点四周有八个小山垴。1953年自阳新第五区划归大冶;1962年为金湖区湖塘公社第九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后为大箕铺公社八角垴大队;197…[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熊家边:为自然村名称,""熊""为姓氏。…[详细]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佘家畈”指辖区内自然村名称,""佘""为姓氏。…[详细]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下四房:辖区内自然村名称、村委会驻地,“下”为方位,“四房”指排行第四的居民房屋。…[详细]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大队改村之前为石花大队,而石花大队则由石路大队和花井大队合并而成,大队名由原两大队各取一字而定。村名由原石花大队变更而来。…[详细]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焦和”为历史自然村名称,为村委会驻地,“焦”为姓氏。…[详细]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背后有一座山名叫铜绿山,铜绿山矿已命名。1987年在撤消大队后设立村时,去掉铜绿山中间的“绿”字而取名铜山村。…[详细]
冯村位于大冶市区南郊5公里处,森林面积3000多亩,其中4处原生态森林植物群落,植物种类达300余种。楠竹林800余亩,百年以上的油茶树500余亩,松…[详细]
区划代码:~24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黄坪山”为辖区内自然村名称。1975年前为金湖区姜桥公社黄坪山大队,1975年后命名大冶县国营黄坪山林场,2000年后设立黄坪山村,隶属大冶市林业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