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都镇湾镇 | 隶属:长阳县 |
行政代码:420528104 | 代码前6位:420528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17 | 邮政编码:443000 |
车牌代码:鄂E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52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5.24万人 |
人口密度:9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6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原驻地都镇湾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时期,朝廷即在州衙坪设佷山县治,都镇湾即朝廷驻军镇守县治之地。从元朝起,朝廷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土司后,都镇湾即为都镇司驻地。“都镇湾”之名由此而来。
基本介绍:
都镇湾镇地处清江隔河岩库区,政府驻地座落于距县城68公里的庄溪集镇。全镇拥有国土面积529平方公里,下辖26个行政村,17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2368人,劳动力39379人,耕地面积70760人。该镇被授予1999——2001年度省级文明镇称号。
都镇湾城镇基础设施齐全,集镇建有35千伏的变电站和6座装机容量为2000千瓦的水电站,实现了村村通电;开通了移动电话,装有1400门的程控电话交换机,100%的村通电话;交通便利,清江主航道和南线公路穿镇而过,现有25个村能晴雨通车;公益事业发展较快,街道硬化率100%,集镇和周边6个村全部用上了自来水。
都镇湾地域特色经济
文化旅游:
长阳崩尖子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地处武陵山脉东段北部余脉,总面积13313公顷。该保护区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
麻池革命旧址位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麻池村,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边根据地之一。1931年2月24日,中共长阳县委根据湘鄂西特委的指示,成立“长阳县苏维埃政府”,地点设麻池,主席李
麻池革命旧址群(位于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麻池村1组)1931年2月24日,于麻池召开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二届长阳县苏维埃政府。1931年2月,红2军团第2军与红50师
历史沿革:
明朝洪武初年至清雍正十三年(1735),属崇教乡;嘉庆二十五年(1820),属南乡;清末宣统二年(1910),属二自治区;中华民国初仍为二自治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属都横乡都镇湾保;新中国成立初(1950)属四区,辖三个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成立都镇湾公社,辖12个管理区;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设都镇湾区,辖12个公社;1975年11月撤区并社,复设都镇湾公社;1984年设区建乡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塘坊河村由原雷家坡村、红花园村和塘坊河村合并而成。1950年属二区平社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都镇湾公社社林管理区,设三大队、四大队和二大队;1…[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系2002年由原桔子溪、陈家棚、梅子坳、落雁山四村合并而成。1950年属二区平社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都镇湾公社社林管理区,设一、五、六、七大…[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原高桥、石岭、绿山窝三村合并而成。1950年属四区都横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都镇湾公社都镇湾管理区,设高桥大队、石岭大队、绿山大队;1961…[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晓溪村由原晓溪村、柳林村、灰溪坪村合并而成。1950年属都横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都镇湾公社,设晓溪大队、柳林大队,丰岩公社,设灰溪坪大队;1…[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取“金家坳村”和“福字坪村”两个村村名的首字及群众自治组织类别名称综合命名。…[详细]
“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廊在长阳。”这里是清江岸边的梦里水乡,渔舟唱晚,歌舞升平。这里又是800万土家儿女寻根祭祖之地,4000年前,巴人在此拓土…[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十五溪村系由原十五溪村、台子村合并而成。1950年属四区都横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都镇湾公社金福管理区,设十五溪大队、台子大队;1961年恢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后属都横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都镇湾公社金福管理区,设立横山大队、东坡垴大队;1961年恢复区、乡建制,属都镇湾区金福公社;1975…[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龙潭坪村系由原青木坳村、龙潭坪村和四岔溪村合并而成。1950年属四区龙杨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都镇湾公社龙潭坪管理区,设民兴大队、同发大队和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立志坪村系2002年由原马鬃岭、龙潭寺和立志坪三村合并而成。1950年属四区龙杨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都镇湾公社龙潭坪管理区,设和平大队、红星…[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雪山河村是由原张家台、黄草坪与雪山河三村合并而成。1950年属4区龙杨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都镇湾公社龙潭坪管理区,分别称新建大队、黄草坪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三十四年(1945),属龙杨乡椿树坪保;1950年属四区龙杨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都镇湾公社龙潭坪管理区,设同升大队、同兴大队;1961年…[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五尖山村是由五尖山、胡家台和冯家台三村合并而成。1950年属4区龙杨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都镇湾公社龙潭坪管理区,设五尖山称同丰大队、胡家台称…[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属四区龙杨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都镇湾公社峰岩管理区,设南丰、杨丰两个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都镇湾区峰岩公社;1975年…[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系2002年由嵩水坪村、杨柳池村和傅家村三小村合并而成。1950年属四区龙杨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都镇湾公社,设星光大队、杨柳大队和春风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丰岩村是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都镇湾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域处于,腰站溪注入清江水域的西部山湾,故得名“西湾”。…[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水竹园村由原水竹园、烂泥冲和彭家坡三村合并而成。1950年属四区马水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都镇湾公社水竹园管理区,设立一大队(水竹园)、二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向王桥村由原火石坪、刘家坡、倒峰坪三村合并而来。1950年属四区马水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都镇湾公社竹园管理区;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都镇…[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沙堤村由原沙堤村、张家村村、梅山村合并而成。1950年属四区马水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都镇湾公社竹园管理区,分别设立沙地称六大队,张家村称七大…[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麻池村由原下村、沙坡、麻池三村合并而成。1950年下村属四区马水乡,麻池属五区资泉乡,沙坡属四区龙杨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下村,属都镇湾公社竹园…[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山上原有许多菖蒲草顾得名蒲岭,后在山上发现了未被雕刻的玉石,称为璞石,因此将改山取名为璞岭。…[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响石村由原楠木岭村、响石村和银峰嘴村合并而成。1950年后属四区龙杨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资丘公社石城管理区,设楠木岭大队、响石大队和中溪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城五河村是由原城五河村、黑湾村和杜村溪村合并而成。1950年后属四区龙杨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资丘公社石城管理区,设城五河大队、黑湾大队和杜村…[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辖区内有一坐山,山上盛产朱栗树,因此讲该山命名为朱栗山。…[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重溪村由原重溪村、后村村合并而成。1950年属长阳五区资泉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资丘公社西湾管理区,设重溪大队、后村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详细]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火烧坪乡、贺家坪镇、榔坪镇、资丘镇、渔峡口镇、鸭子口乡、都镇湾镇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日前,“火烧坪包儿菜”顺利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的专家评审,成为湖北省长阳县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