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黄堡镇 | 隶属:保康县 |
行政代码:420626101 | 代码前6位:420626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10 | 邮政编码:441000 |
车牌代码:鄂F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55.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64万人 |
人口密度:约10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29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因姓氏和碉堡建筑物综合命名。光绪年间(1875-1908),当时一黄姓富户为防土匪,在此筑有碉堡以抵御土匪袭击,故名。
基本介绍:
保康县辖镇。1951年为二区,1958年改卫星公社,1984年复为区,1988年撤区置黄堡镇。位于县境东北部。面积155.6平方公里,人口1.8万。辖黄堡、龙王沟、水库、黑洼、黄龙沟、张弓、雷家岭、水田坪、獐子沟、庙垭、水竹园、后湾、耿家湾、花栎树包、朝阳观、三官庙、李湾、百峰坪、金竹荒、板仓河、韩家湾21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商贸、饮食服务为主。土特有产木耳、香菌、板栗等。农业以玉米、小麦、水稻、油菜、烟叶种植为主。镇府驻地王家大院为原“汉南工委”所在地。
荣誉排行:
2017年2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命名黄堡镇为2016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
文化旅游:
周家老屋位于黄堡镇张家沟村的堰湾村,年代为清代。2012年,保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吴启品夫妇墓位于黄堡镇百峰坪村,年代为清代。2012年,保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屋场石佛寺遗址位于黄堡镇大屋场村境内的寨岭子北坡山腰,年代为明代。2012年,保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498年保康建县时,属保康县;清初(1644)沿袭旧制;光绪二十八年(1902)属保康县东乡;1912年为东区,后改为黄化乡;1931年7月设黄堡坪苏维埃政府;1948年10月称黄化区;1956年5月,黄化区与永丰区合并,仍称黄化区;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时,改为黄化公社;1961年6月又称黄化区;1975年7月撤区并社时,改称黄化公社;1987年11月撤区并乡(镇),分为黄堡镇和大湾乡;20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光绪年间(1875-1908),当时一黄姓富户为防土匪,在此筑有碉堡以抵御土匪袭击,故名。…[详细]
黄堡镇黄堡社区始建于2008年10月,辖4个小区,24个单位,1072人,715户,进入社区管理的是350户,下设8个党支部,目前进入社区管理的党员有…[详细]
黄龙沟村位于黄堡镇以东1公里处,全村总面积7.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00米。现有耕地面积825亩,其中水田265亩,林地面积10230亩,辖八个村民小…[详细]
大竹园村位于黄堡镇东北部,东交椴树村,南接黄龙沟村,西邻黄堡至水库村,北连龙王沟村,全村版图面积7.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800米,村委会距镇政府7公里…[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在宋代年间,该山顶建有一座龙王寺庙,故而得名龙王沟。…[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1959年间县里在此修水库。明弘治十一年(1498)割房陵县宜阳、修文二里置保康县,属郧阳府保康县修文里所辖;明正德十六年(1521)属修文乡所辖;…[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雷姓居住的山岭而得名。明弘治十一年(1498)割房陵县宜阳、修文二里置保康县,属郧阳府保康县修文里所辖;明正德十六年(1521)属修文乡所辖;清初建…[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说,清朝咸丰年间,有陕西来的郭姓人在此湾居住,依地形段是中岭湾,后面是郭氏家族居住的湾,故而得名后湾。…[详细]
韩家湾村位于保康县黄堡镇西部,版图面积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78亩,山场5696亩,辖6个村民小组,166户,628人,村支两委干部3人,党员1…[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前的一大块平地曾是一畈大水田,故名水田坪。…[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名出自“楚弓楚得”的史迹典故,话说春秋时候,楚国国君楚共王喜爱打猎。他有一张非常好的弓,是由专人制作的,精美而结实。楚共王对这张弓爱不释手,每当打…[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末,员外姜修明在此垭之上建一庙,故而得名“庙垭”。…[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老村委处有一棵几百年的花栎树而得名。1644年至1911年属郧阳府保康县修文里所辖;民国初沿袭清朝建制;民国26年至38年属保康县永峰乡所辖;195…[详细]
百峰坪村位于黄堡镇南部,距离黄堡镇18公里。东与青龙湾相连,南与龙坪镇十字冲村相交接,西与三官庙村相毗邻;北与耿家湾村交接;全村版图面积7.4平方公里…[详细]
青龙湾村位于黄堡镇东南部,全村总面积7.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039亩,林地面积11300亩,辖4个村民小组,175户、686人,村支两委干部4人…[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来源清朝中期以耿姓兄弟(耿龙、耿虎)在当地占山为王,取名耿家湾。…[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河的上游建有庙宇,故名三官庙,取“三官”赐福的意思,故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山势狭窄只有“一拃”,且整个村只有一个通道,故而得名。…[详细]
大坪村位于黄堡镇东部,距黄堡集镇21公里,与南漳县长坪镇接壤,版土面积7.8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271户,1034人,现有耕地1126亩,其中水…[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解放初期此地张家姓氏较多,此地由三条沟组成,故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中有一山寨和一条河流,河道弯弯,故而得名寨湾。…[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有棵大树而得名。明弘治十一年(1498)割房陵县宜阳、修文二里置保康县,属郧阳府保康县修文里所辖;明正德十六年(1521)属修文乡所辖;清初建置基…[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早年有一大片房屋,故而得名。明弘治十一年(1498)割房陵县宜阳、修文二里置保康县,属郧阳府保康县修文里所辖;明正德十六年(1521)属修文乡所…[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大小山脉由东向西延伸,东西山梁交汇,登高俯视,酷似天鹅,北面有一圆形山包,状似鸟蛋,“天鹅”故而得名。1991年冬天,天鹅村因修梯田,在“天鹅”…[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明嘉靖年间,保康县府有名要员入襄平寇,骑马路经此地。清晨,见一美女端坐在烂泥湖边石头上,正在梳妆,形似观音,待他定睛细看时,那美女倏忽然不见。这位…[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有一吴姓住在此岭上,故而得名吴家岭。…[详细]
椴树村位于黄堡镇东北部,东交碾子坪村,南接贾角尖村,西邻黄龙沟村,北连吴家岭村,全村版图面积6.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90米,村委会距黄堡镇政府20…[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祖师爷路过这里歇息,脚尖卡在石缝里,取名卡脚尖,后来流传为贾角尖,以贾角尖命名村委会名称,故而得名贾角尖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坪有一石碾,故而得名碾子坪,以碾子坪命名村委会名称,故而得名碾子坪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康熙年间,襄阳、郧阳两府知府,南、保、谷三县知县相约登山踏界,见此处独卧一圆形巨石,上有三条白色石纹,分别指向三个方向,所以以此石为界,各管一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