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榆林乡 | 隶属:延津县 |
行政代码:410726207 | 代码前6位:410726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3 | 邮政编码:453000 |
车牌代码:豫G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68.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万人 |
人口密度:约43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7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明代建村,此地榆树成林,故名榆林。
基本介绍:
榆林乡位于延津县西部,西邻新乡县古固寨。新长公路、新长北线(在建)和新荷铁路等交通干线在此经过,区位优势非常明显,交通方便,是延津西部的窗口。辖21个行政村,24个自然村,134个村民小组,6278户,总人口25909人,总面积68.4平方公里,耕地3.8万亩。2001年工农业总产值达1.105亿元,其中乡四级工业企业总产值6850万元,乡预算内财政收入159万元,全乡农民总收入2019万元,多次被评为县先进党委、政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乡镇。
榆林乡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2001年聘请省豫建设计院规划所的专家对乡驻地、乡域及工贸小区进行了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规划。目前,乡政
荣誉排行:
2023年9月,榆林乡被确定为2023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历史沿革: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分属竹村保、石村保。
1925年属延津县三区。
1932年属一区。
1945年属夹堤镇。
1949年属六区。
1955年分属夹堤乡、榆林乡。
1958年成立夹堤公社。
1959年改称榆林公社。
1983年改设榆林乡。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明代建村,当时此地榆树成林,得名榆林。1949年属六区。1958年建榆林大队,属夹堤人民公社。1959年属榆林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榆林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建村,因村南、村北皆有古黄河堤,初名堤夹,后人认为此名欠雅,遂易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王姓从山西泽州或潞州地区迁此定居,以姓命村,也称西王村,后简为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山西泽州或潞州地区娄姓、王姓移民迁此定居,初名娄王庄,后部分娄姓移民西迁4千米定居,名为娄家庄。清代,分别易名为东娄家庄、西娄家庄,后简为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官厅村是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榆林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芦厂村是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榆林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人定居此处时荒岗遍地都是枣树,名为枣园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山西泽州或潞州地区韩、张两姓移民迁于现村址偏西北1公里处定居,初名韩张河。清初,为避沙、水祸患,张姓西迁2.5千米定居,韩姓西南迁至1千米高岗处…[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乾隆年间,今小店镇坟台李田府,字理政,常往来县城于此路过,察觉此土质较好,便举家迁居于张河村东250米处古黄河堤东定居,开荒种地,后又动员其表亲汲县…[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娄姓从山西迁于现东娄庄处定居,后部分村民迁此定居,初名西娄家庄,清代,简为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山西移民石姓迁此定居,初名石家河,清代简为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王庄村是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榆林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初有王姓自奡村迁此,以看棵(护林)、开荒种地为生计,后开饭店兼办刮盐土熬盐作坊,日后成村,初名王家厂,清代简为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袁姓人家从山西泽州或潞州地区迁来,初名“袁家河”,清代简为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西北角有姓奡的衙门遗址,得名奡村。1949年属六区。1955年属榆林乡。1958年建奡村大队,属榆林人民公社。1975年属新安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人民依古黄河堤而居,因黄河经常决口,百姓深受水患之苦。后用石头铺底,加宽加固河堤,根除了水患,连年丰收,得名新丰堤。…[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在此建村,取村名安乐庄。1949年属六区。1958年建为安乐庄大队,属榆林人民公社。1975年属新安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安乐庄村民委员会,属新…[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建村,取村名东古墙,沿用至今。1949年属六区。1958年建东古墙大队,属夹堤人民公社。1961年属榆林人民公社队。1975年属新安人民公社。19…[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此地原有一古城土墙遗址(俗称鬼打城),居民依古墙四周居住,居西称西古墙。…[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此地原有一古城土墙遗址(俗称鬼打城),居民依古墙四周居住,居南称南古墙。…[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咸丰年间,延津县城一徐姓迁此垦荒并定居,取村名徐庄。…[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在此建村,初取村名罗家荒,后演变为罗庄。…[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周文王从朝歌逃出来后,途径此地,吐出两只兔子,一只往东奔走,一只朝西奔走,因此得名东、西吐村。…[详细]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为原武县延州镇所辖,因距延州不足十里,故称小里村。…[详细]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高庄村是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榆林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老黄河南岸的大堤,以此命名。1949年属六区。1958年建新堤大队,属夹堤人民公社。1959年属榆林人民公社。1975年属新安人民公社。1983年…[详细]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初建村时村东北有一段约1.5公里长的石头堤而得名石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