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祖师街道 | 隶属:东城区 |
行政代码:411003006 | 代码前6位:411003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4 | 邮政编码:461000 |
车牌代码:豫K | 行政级别:街道 |
下辖地区:11个社区 |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东汉末年曹操在此屯兵,将官们常在村西一水池汲水饮马,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南又薛坡河,且刘姓居多,名干沟刘,后因靠村建座“祖师庙”,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该村有一陈姓富户,土地很多,绰号“陈半坡”,因在村北盖有一座三层高楼,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陈姓于此建村,故名。明、清及民国初期属承恩保。1941年属阜民乡。1949年隶一区(祖师区)。1958年置陈庄大队,属于庄公社。1965年属祖师…[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有五女店郭姓兄弟三人因贫困而屡次迁徙,移此后,逐渐富裕,取名郭聚,演称郭集。…[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齐姓于此建村,故名。明、清及民国初期属承恩保。1941年隶阜民乡。1949年归一区(祖师区)。1958年置齐庄大队,属于庄公社。1965年改归祖师公…[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中期,牛姓于此建村,故名。明、清及民国初期隶承恩保。1941年属阜民乡。1949年归一区(祖师区)。1958年置牛村大队,属于庄公社。1965年属邓…[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临古秋湖,民以为龙潜其中,清乾隆年间称“龙曲集”,光绪年间又起集。更名辛集。…[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朱姓四兄弟由山西洪涧先迁南召县,又迁今灵井乡大慕庄,后迁此,称朱家村,后因建有“演乐寺”称朱家寺,据乾隆《许州志》载,时称朱家寺。演为朱寺。…[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韩姓迁此建村,故名。明、清及民国初期隶承恩保。1941年属阜民乡。1949年归一区(祖师区)。1958年设大韩大队,属于庄公社。1965属祖师公…[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该村原称张常尚村,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曾在村南藏眉寺屯兵聚将,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