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息县 > 长陵乡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长陵乡

地名:长陵乡隶属息县
行政代码:411528208代码前6位:411528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76 邮政编码:464000
车牌代码:豫S行政级别:乡
辖区面积:约55.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38万人
人口密度:约249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1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周武王年间称淮阳店。周武王第三十七子羽达在此镇守关口,后定都。羽达封长子为太子,太子逝世后,一说为“长陵”。二说为防盗墓,修墓数十座,似一字排开,其形无异,故名长陵。

基本介绍:

长陵乡位于息县东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37公里。南和东南以淮河为界,与潢川的来龙乡相望;东以闾河为界,与淮滨的新里乡、芦集乡、吉庙乡为邻;北与小茴店镇毗连;西以乌龙港为界,与夏庄接壤。乡境东西宽8公里,南北长10公里,呈方形,东南部稍凸,总面积5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400亩。辖11个行政村,138个村民组,28539人。

长陵地处淮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冷暖适中,适合多种生物生长繁衍。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红薯、红麻、花生、油菜、芝麻、豆类等;盛产猫爪草、半夏等中药材。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绩显著,初步形成了黄沙开采、果蔬栽培、畜禽养殖、水产开发、中草药种植等支柱产业

+查看详细长陵乡概况>>

荣誉排行:

2022年9月,长陵乡被确定为2022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历史沿革: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为长陵郡,领苞信县。

长陵县均属东豫州(州治新县)。

唐武德四年(621)置长陵县,属息州。

贞观元年废息州,长陵入褒信县。

明代长陵属夏郎里。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保,属夏郎里。

1930年设区。

1936年属包信区,设联保。

1939年设区。

1941年撤区,设长陵镇。

1950年设乡,属夏庄区。

1956年属居楼中心乡。

1958年属夏庄公社。

1975年从夏庄公社分出,设长陵公社。

1

+查看详细长陵乡历史沿革>>

息县谯楼
长陵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周武王年间以前,该地叫淮阳店。周武王第三十七子羽达在此镇守关口,后定都。羽达封长子为太子,太子死后,一说为“长陵”。二说为防盗墓,修墓数十座,似一字排…[详细]

陈店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顺治年间,从陕西枣林岗迁来陈氏兄弟及家小。因靠近官道,开店卖水,磨豆腐,建庄称陈店。…[详细]

代庄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末,原在此地的丁姓人家迁走,代姓人家迁来,得名代庄。…[详细]

居楼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同治年间,从申庄村的居老庄迁来居姓分支到此建庄。其中一户做生意,发财后盖楼,故名。…[详细]

陆湾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清嘉庆年间,从小茴陆竹园迁来一姓陆的,因该地有一座庙,建庄后称陆庙。后又因地理位置靠淮河,改名为陆湾。…[详细]

马井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从浙江沿海迁来几户马姓人家。在宅子西边打了一口井,水质较好,庄子取名马井。…[详细]

申庄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顺治年间,申氏迁此建庄,故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属夏郎里。1936年属包信区。1941年属长陵镇。1950年10月属夏庄区。1958年建瓮楼…[详细]

王寨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末,有一王姓大户在此地建庄居住,为防盗匪,在村庄周围挖壕筑寨,故名。…[详细]

瓮楼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中后期,此地有一叫瓮诗囊的人,颇有学问。进京应试,榜上有名。先生朋友前来祝贺,怎奈家中太穷,无钱摆宴答谢。自感无颜见人,就用镰刀自刎。妻子守节不嫁,…[详细]

谢楼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清中期,谢姓人家迁此居住,经过繁衍生息,发展壮大,自成一庄,为防匪患,建有碉楼,故名。…[详细]

杨围孜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清初,从枣龙岗迁来一户姓杨的人家。勤奋能干,日子过的比较富裕。为防盗匪,筑围、打墙、建寨门,人称杨围孜。…[详细]


以下地名与长陵乡面积相当:
到长陵乡必去著名景点

长陵乡相关名人

长陵乡特产与美食
长陵乡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息县行政区划:
閺冨懏鐖堕幖婊呭偍
返回电脑版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