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芦庙乡 | 隶属:西平县 |
行政代码:411721208 | 代码前6位:411721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6 | 邮政编码:463000 |
车牌代码:豫Q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7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35万人 |
人口密度:约32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2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据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汝南志》记载,古时有卢姓人氏在此建村,村中曾有一庙堂,名为卢家庙。1934年《西平县志》记载“清同治元年(1862)筑寨,名云庄寨”。后演变为芦庙。
基本介绍:
芦庙乡位于西平县城西南35公里处,在西平、遂平、舞阳三县交界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底,平均海拔92米,是一个平原农业乡。下辖17个行政村,99个自然村,其中回民村4个,人口1500余人。乡域面积约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万亩,人口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5万人。芦庙乡文化悠久,合庄村委冶炉城是著名的战国时期棠溪冶铁中心遗址。
全乡农业生产以粮食生产为主,粮食总产量每年都在3万吨以上,其中,小麦总产量1.9万吨左右,玉米总产量1.5万吨,全乡牛存栏6000头以上,生猪存栏6.5万头以上,全乡农业总值达2.8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左右。
全乡主要有豫中皮革
荣誉排行:
2022年11月,芦庙乡被确定为驻马店市特色乡镇(现代农业型)。
历史沿革:
明称卢家庙。
清称云庄寨。
后演变为芦庙。
1934年属云庄保。
1949年属出山区(七区)。
1956年设芦庙中心乡。
1957年设芦庙乡。
1958年成立灯塔人民公社。
1961年成立芦庙人民公社。
1983年改设芦庙乡。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古时有卢姓人氏在此建村,村中有一庙堂,故名为卢家庙,后渐演变为芦庙。…[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区域内前韩庄、后韩庄,且韩姓为当地大姓,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有一条小河从西至东贯穿境内,以河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最早为张、崔、吴三姓所建,故名。1912年属西平县里仁保。1949年属出山区(七区)。1956年属芦庙中心乡。1957年属芦庙乡。1958年设立张崔…[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宋姓先祖(宋自勉)后裔散居此地,且此处曾有军事营寨,故名宋营。…[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最早为张姓所建,名为张老庄,后渐演变为老庄。…[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西依棠溪河,东靠吉斗河,故名河庄,河与合谐音,且村中有冶铁炉遗址,后更名为铁炉合庄。…[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茨元村是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芦庙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末年,蔡姓始祖自舞阳县蔡庄迁西平,其后裔散居于此,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由马姓人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故名。1912年属西平县云庄保。1949年属出山区(七区)。1956年属芦庙中心乡。1957年属芦庙乡。1958年设立…[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为徐姓人氏所建,故名。1912年属西平县范二郎保。1949年属出山区(七区)。1956年属芦庙中心乡。1957年属芦庙乡。1958年设立徐庄生产大…[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距原合水镇有八里路,故名。1912年属西平县里仁保。1949年属出山区(七区)。1956年属芦庙中心乡。1957年属芦庙乡。1958年设立八里庄生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