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河南省 > 商丘市 > 夏邑县 > 歧河乡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歧河乡

地名:歧河乡隶属夏邑县
行政代码:411426202代码前6位:411426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70 邮政编码:476000
车牌代码:豫N行政级别:乡
辖区面积:约65.6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2.31万人
人口密度:约352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6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原名张集。元明乱世,张氏始祖兴仁公,因避战乱,从山东避难至此,始名兴仁庄。后起集市,遂名兴仁集。后又因地势低洼且多水灾又名张水集,简称张集。1981年为避重名改名歧河,取歧河穿境而过之意,故名。

基本介绍:

歧河乡位于夏邑县东南部,北依霍连高速公路,南靠商永公路,北会路纵贯全境,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村村通柏油路,有良好的开发条件。全乡总面积6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3万人,辖26个行政村,127个自然村,227个村民组,耕地6.2万亩,自然和气候条件适宜,土地肥沃多淤,农副产品资源极为丰富,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是豫东有名的产粮大乡。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留兰香;小麦是歧河乡的主要粮食作物。

歧河乡历史悠久,古迹遗留较多,现有至今保存完好的青桐寺大殿和朱买臣墓。在现代这里更是一个革命老区,夏邑县第一个党支部就诞生在这里,老区的群众为新中国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查看详细歧河乡概况>>

文化旅游:

夏邑青铜寺

青铜寺位于河南省夏邑县歧河乡青铜寺村,又名清同寺、青桐寺,现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现存大殿建于清代,硬山式结构,面阔三间,前檐坊上刻有10余幅《西游记》故事木雕,殿内塑有佛、十八罗汉像,东

历史沿革:

1949年属会亭区(第三区)。

1956年置中心乡,以政府驻张集称张集乡,属会亭区。

1958年归胡桥人民公社。

1975年从胡桥公社划出张集乡,建立张集人民公社。

1981年更名歧河公社。

1984年改称歧河乡,属夏邑县,沿用至今。

夏邑县 长寿苑文化景区
张水集村

明洪武年间,张氏先祖兴仁自开封迁此居住,取名为兴仁庄。随着他族的迁入,此地兴起集市,名兴仁集。又因地势低洼多水灾,又名曰张水集,简称张集。…[详细]

小胡桥村

清康熙年间,胡大公自胡桥西北胡营迁此,因在其所居住地东北有一小桥,得名小胡桥。…[详细]

胡坡楼村

清康熙年间,胡大公自胡桥北胡营迁此居住,建夹壁墙楼一座,得名为胡套楼。后楼被土匪烧毁,称之为胡破楼,后演变成今名胡坡楼。…[详细]

郑楼村

明万历年间,郑氏奇才自江南淮南府宿迁县迁此居住,后在此建楼得名郑楼。…[详细]

蔡河村

明正统年间,蔡三公从永城蔡家寺迁此居住,邻古运粮河,得名蔡河。后曾防乱筑寨,又称蔡河寨。…[详细]

后随楼村

明永乐年间,随氏先祖希忠自鱼台迁此居住,取名为随庄。后裔在此建楼,称之为随楼。后族人南迁建新村,遂改为今名。…[详细]

臧庄村

清康熙年间,臧氏臧玥从前臧楼迁此居住,因有瓦房,称之为臧瓦房。因西北有两个村亦以瓦房为名,为避音混,改为今名臧庄。…[详细]

张楼村

清代,张氏先祖自开封迁此盖楼居住,得名为张楼村。…[详细]

青桐寺村

明成化年间,原名清同寺,后殿宇倾颓,其外成瓦砾之伤,经彭城卧佛寺僧重建,寺庙升华,环境也益显清幽,故仍名清同寺。后来桐荫浓郁,逐渐演变成青铜寺。…[详细]

张桥村

明洪武年间,张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取名为张庄。后在西北小河沟上架一小桥,渐称之为张桥。…[详细]

杜庄村

清道光年间,杜氏从东面杜阁迁此建村,得名杜庄,后人口兴旺,分两村大杜庄、小杜庄。…[详细]

申庄村

明洪武年间,申氏兄弟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得名申庄。…[详细]

蔡庄村

明洪武年间,蔡氏自山西大同府榆次县迁此居住,取名为蔡庄。清代陈、张两姓氏也迁此居住,虽蔡氏衰败,仍沿用蔡庄。…[详细]

大于庄村

清乾隆年间,于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故名于庄。后其族人南迁建新村,此地人口众多,取名为大于庄。…[详细]

响铃寺村

元代所建贤良寺,清代改为响铃寺。1948年属郭楼区。1956年属张集乡。1958年属胡桥人民公社,名为响铃寺生产大队。1975年从胡桥析出,属张集人民…[详细]

吕桥村

清嘉庆年间,吕氏自会亭东街迁此居住,因村北河上有座桥,故得名为吕桥。…[详细]

前随楼村

明嘉靖年间,随氏先祖随世标从村北故居随楼迁此,建楼得名前随楼。…[详细]

贾庄村

清雍正年间,贾氏先祖由山西太原府榆茨县迁会亭定居,后又由贾聚臣、贾五长从会亭东迁此建村,命名贾庄。…[详细]

贾桥村

明嘉靖年间,贾氏大公二公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居前架有小桥,遂称为贾桥。后族人于村北另建一庄,遂称之为前贾桥。…[详细]

随沟涯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年间,随氏从李回楼迁此,因村位于小沟两岸故得名随沟涯。…[详细]

东随庄村

清乾隆年间,随氏先祖随克侩从随高庄迁此居住,取名为随庄。后外村族人于其西不远处亦建一随庄,为区分故得今名。…[详细]

韩楼集村

明代,韩氏兄弟随父从郑店迁此建楼居住,后其弟于村北亦建楼,依长兄含义取名为大韩楼。后逢集,又称韩楼集。集废,仍为原名。…[详细]

何楼村

明代,何氏七世祖何璐从永城济阳南何路口迁此建村,盖楼得名何楼。后村东又建一何楼,与之比较,人丁兴旺,改名大何楼。1984年更名为何楼村民委员会。…[详细]

刘小庙村

清乾隆年间,刘氏自县城东北部刘营迁此居住,在此建小庙得名为刘小庙。…[详细]

吴张庄村

清代,吴氏自永城鄼阳集迁此,同时张氏亦迁此居住,称之为吴张庄。…[详细]

王楼集村

清代,原名徐楼,为徐氏所居。后王永纯自营盘集王油坊迁此居住,人多且富裕,建楼两座,徐氏人口减少,遂称之为王双楼,简称王楼集。…[详细]


以下地名与歧河乡面积相当:
到歧河乡必去著名景点

歧河乡相关名人

歧河乡特产与美食
歧河乡民俗文化
夏邑县行政区划:
闂佸搫鍟幊蹇涙偉閸洖绠规繝濠傛噹閸嬶拷
返回电脑版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缂備緡鍣Λ绋婵犮垼顔愰幏锟�13001937闂佸憡鐟遍幏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