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唐庄镇 | 隶属:卫辉市 |
行政代码:410781105 | 代码前6位:410781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3 | 邮政编码:453000 |
车牌代码:豫G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7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09万人 |
人口密度:约58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4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明初山西移民迁来唐姓较多,称唐家庄,简称唐庄。
基本介绍:
唐庄镇位于卫辉市西部,东毗城郊乡,西邻辉县市,北靠太公泉镇,南接孙杏村镇和新乡市北站区。全镇总面积7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300亩,人均耕地1.6亩,辖31个行政村,37个自然村,8953户,37800口人,有回、汉两个民族。京广铁路和107国道横穿南部,孙杏村至太公泉公路纵贯南北,乡村道路全部水泥硬化,交通条件十分便利,村村都通程控电话,通讯条件相当便捷。
为促进唐庄镇经济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把唐庄镇建成经济繁荣昌盛,交通通讯发达,科学技术进步,环境优雅舒适,人民安居乐业的豫北名镇,结合本镇西部山区水泥灰岩、石灰岩储量丰富、品位高,北部丘陵宜林宜牧,南部卫河平原盛产粮棉蔬菜
荣誉排行:
2024年9月,2024年度全国千强镇名单揭晓,唐庄镇位列第378名。
2024年7月,2024年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镇名单发布,唐庄镇榜上有名,位列第53名。
2024年5月,2024镇域经济中部100强榜单发布,唐庄镇位列第87名。
2023年12月,唐庄镇被河南省爱卫办确定为2023年度河南省健康乡镇。
2023年10月,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名单发布,唐庄镇位列第377位。
2023年9月,2023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镇揭晓,唐庄镇位列第58。
2023年9月,2023年全国五百强镇名单发布,唐庄镇位列第352。
2022年9月,2021中国中部百强镇名单揭晓,唐庄镇位列第63位。
2021年10月,唐庄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390位。
文化旅游:
重修玉帝祠碑位于卫辉市唐庄镇山庄西山,为卫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房为界,四周向外扩北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四周向外扩20米。
吕绪寺位于卫辉市唐庄镇崔庄村,为卫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房为界,向西5米,向北3米,向南25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主建筑为中心,向北、东向外扩10米,向西5米,向南30米。
玉皇大帝像位于卫辉市唐庄镇石骆驼村,为卫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院墙为界,四周向外扩5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四周向外扩20米。
东岳大帝像位于卫辉市唐庄镇石骆驼村,为卫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院墙为界,四周向外扩5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四周向外扩20米。
石骆驼位于卫辉市唐庄镇石骆驼村南,为卫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石骆驼为中心,四周向外扩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东、西、北外扩30米,南至铁路。
历史沿革:
1943年属汲县第三区。
1955年为唐庄中心乡。
1958年成立唐庄公社。
1983年设唐庄乡。
1988年撤汲县设卫辉市,属之。
1996年改置唐庄镇。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传这里有座寺院,叫李宿寺,后在寺东建村,以寺名定村。清雍正年间,村民都姓崔,改村名崔家庄,后简化为崔庄。…[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汲县志》载,原叫前吕续村,明初由山西洪洞县移民迁来唐姓较多,改为唐家庄,简化为唐庄。…[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初秦姓由山西迁来此地建村,叫秦家庄,后简化为秦庄。…[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乾隆二十年《汲县志》载:传先有骆驼至夜半出来食田禾,居民窥其踪迹,果见双骆驼在田间饱食恍具俯仰莫进状。因共逐之,驼走至东北偶潜入地下,仅露半身,俯首而…[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乾隆二十年《汲县志》载:传先有骆驼至夜半出来食田禾,居民窥其踪迹,果见双骆驼在田间饱食恍具俯仰莫进状。因共逐之,驼走至东北偶潜入地下,仅露半身,俯首而…[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潞王曾在此建有观花亭,系潞王去坟地途中休息的地方,得名官庄。…[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田姓从山西迁来建村,名田庄。因为与后河镇田庄区别,1982年经汲县政府批准,更名为西田庄。…[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在村东南角建一田土庙。内有用石头凿的一对篮子,远近闻名。明末建村后取名双篮,兰和篮谐音,后演变为双兰。…[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代村东有一座佛爷庙,庙脊上有一石头瓶子,明初建村后叫村名为石瓶村,而后演变为石屏。…[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三国时期戴姓建村,名戴家庄,后简化为代庄,因与柳庄乡代庄重名,1982年经汲县人民政府汲政〔1982〕115号文件批准更名西代庄。…[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迁民碑载:原名双兰屯,由山西泽州建兴乡移民110户建村,因里长叫郭全,后更名郭全屯。…[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初任、李两姓山西移民在此,取名任李屯。后演变成仁里屯。…[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时行政区划分社。该地为城西南社,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姚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名姚家庄,后简化为姚庄。…[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唐时叫三羊村,村西有一万虎山(现在的金灯寺),人们迷信怕虎吃羊,更村名为山彪。…[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唐代,索贾两户在此建村,名索贾屯,后贾姓绝,改叫索家屯。明代,改叫北山彪。清代又恢复索家屯,后演变为索屯。…[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初从山西迁来六户人家在此建村,取名六家店。后演变成六庄店。…[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来赵姓建村,盖楼五间,取名赵楼,清朝中期演变成娄召。…[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来的人中郝姓居多,定村名郝庄村。…[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外有石岗,村里低,村外高,形成槽形,明初建村后叫岗槽。…[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侯庄村是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唐庄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大司马派生村,在大司马以东,得名东司马。…[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原叫大西木村,三国魏大将司马懿的家眷在这一代居住,统称司马,因较大,得名大司马。…[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名叫种得村,传明将胡大海曾扎营练兵于此,取村名胡家洼。清光绪间,夏季常积水成河,更名河洼。…[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初裴姓迁于此,烧盆为业,挖爻建村,为裴爻,清乾隆年间更为盆爻。…[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代田姓来此挖窑建村,得村名田窑。经地名普查为与太公镇田窑区别,根据汲县人民政府汲政〔1982〕115号文件更为南田窑。…[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西北有一山岭,像人的鼻子,两边有的村子像两只眼睛,故叫东、西两眼,居东,叫东两眼。后因村周围多岩石,为雅化村名,更为东连岩。…[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刘姓由山西洪桐迁此,挖窑建村居住,因位于连沿北沟,故名后沟。…[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曾名小司马,为大司马派生村,在大司马以南,更名南司马。…[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寓意小区环境温暖、健康,故名。2009年建设,属唐庄镇。…[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南山头像虎掌,唐时建村于沟侧,得名。1948年属汲县第三区。1955年属太公泉乡。1958年为虎掌沟大队,属太公泉公社。1983年为虎掌沟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靳姓建村,得名靳家湾,后更名靳湾。1948年属汲县第三区。1955年属太公泉乡。1958年为靳湾大队,属太公泉公社。1983年为靳湾村民委员会,属…[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张庄。因与上乐村、后河、柳庄三乡的张庄同名,经汲县人民政府汲政〔1982〕115号文件批准,更名张家庄。…[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南有谷驼山。村五圣碑载:....尝闻古悬洞之南里有一村曰谷驼,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