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仁村乡 | 隶属:渑池县 |
行政代码:411221203 | 代码前6位:411221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8 | 邮政编码:472000 |
车牌代码:豫M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13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7万人 |
人口密度:约13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4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原为山林,山前有南召、北召二村。战乱时期村民多藏匿于山林以保全生命,故名人存。后聚落扩大,取“村民团结仁和”之意,更名仁村。
基本介绍:
渑池县辖乡。1958年建仁村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14公里。面积131平方公里,人口1.7万,通公路。辖东张村、潘桃、仁村、红花窝、杨河、雪白、大水沟、东段村、南坻坞、台口、上西村、北坻坞、高堂13个村委会和红原机械厂、中原专用材料厂2个居委会。境内有石灰石、大理石、石英石、煤、铝等矿藏。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农业主产小麦、玉米、烟叶。盛产苹果。乡镇企业以机械、采矿为主。境内有清光绪五年(1879)所立赈灾石碑,记述了光绪三年灾荒惨状和赈济情况。
历史沿革:
清属东二、四里。
1927年属东区。
1937年属第二区仁村镇、涧源乡。
1945年属四区。
1955年属仁村中心乡。
1958年属仁村公社。
1984年改设仁村乡。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原为一片山林,山前有南北召二村,兵荒马乱,人藏山林,保全生命,得名人存。后聚落扩大,居民团结仁和,更名为仁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张姓聚居,分东西二村,居东,故名东张。清属东四里。1927年属东区。1949年属四区。1956年属仁村中心乡石盆乡。1958年建立张村大队,属仁村人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临古汉道(路)又多蟠桃树,故名蟠桃。清属东四里。1927年属东区。1949年属四区。1956年属仁村中心乡石盆乡。1958年建立蟠桃大队,属仁村人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河流两岸,杨树成行,村在河边,故名杨河。…[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势低凹潮湿,长满水红花草,故名红花窝。…[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周围山石多为红砂石,山色红。雪后不甚白,唯此处白雪皑皑,明万历年间一官员过此,天下大雪,问:这里雪为何那样白,故名雪白。…[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位于河沟旁,山洪暴发水势很大,故名大水沟。…[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段姓聚居于此,故名。渑池境内有4个段村,经上级批准,冠以方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坐落在环山中间,地形如盆,得名坻坞(坻:山之侧坡;坞:四周高而中间低)。分南北两村,居南,故名南坻坞。…[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坐落在环山中间,地形如盆,得名坻坞(坻:山之侧坡;坞:四周高而中间低)。分南北两村,居北,故名北坻坞。…[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在北坻坞西,得名西村,因与西村乡的西村重名,冠以方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势较高,村中有一佛堂,故名高堂。清属东二里。1927年属东区。1949年属四区。1956年属仁村中心乡坻坞乡。1958年建立上西村大队,属仁村人民公…[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三面环山,有一山口,形状如坛,得名坛口,“坛”与“台”音相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出沙锅得名沙锅岭,后雅化为发科岭。清属东四里。1927年属东区。1949年属四区。1956年属仁村中心乡仁村乡。1958年建立段村大队,属仁村人民公…[详细]
仰韶大杏,又名仰韶黄杏,河南省渑池县的水果类特产。因渑池县为仰韶文化发祥地而命名。渑池县属秦岭余脉,为豫西丘陵山区,土层深厚,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其果形似鸡蛋,俗称鸡蛋杏,果实成熟后,核肉分离,
仰韶酒是中州佳酿中的古香新秀,因厂址在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遗址南侧而得名。仰韶酿酒,历史久远。从仰韶村和附近的二里头文化遗址0土的大量酒具看,早在五六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酿酒了。以后,酿酒业又
坻坞,分南、北两个行政村,位于渑池县城东北的仁村乡西部。南坻坞的小米是本县农产品中质量最优的一大特产。该地所产的小米,最大的特点是:煮粥喝,能出现三层米纹,米油丰富,营养价值很高;做成米饭,盛到碗内和
牛心柿产于渑池县石门沟,因其形似牛心而得名,特点是个大、肉细、汁多、味甜。牛心柿饼曾是清廷的贡品,甜度大、纤维少、质地软、吃起来香甜可口。仰韶柿饼,又称牛心柿饼,河南省渑池县特产。仰韶柿饼是由牛心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