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王镇 | 隶属:示范区(高新区) |
行政代码:411282106 | 代码前6位:411282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8 | 邮政编码:472000 |
车牌代码:豫M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0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3万人 |
下辖地区:26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传春秋战国时,有大王卒于此,埋于村东称大王冢,故名。
基本介绍:
灵宝市大王镇录属于河南省灵宝市,是河南省小城镇建设重点和著名的中州名镇,全镇35个行政村,6.3万人口。
大王镇是著名的大枣之乡。拥有万亩明清古枣园,所产灵宝大圆枣是中华枣系中之珍品,个人、肉厚、核小、色艳,富合各种维生素,营养价值极高。镇果王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年产3000吨“九九宝”红枣露饮料生产线一条,产品受到全国各大城市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大王镇是豫西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年可产蔬菜1亿公斤。其中主要有李家寨千亩韭菜生产基地,地3000亩连藕生产基地,西王五帝千亩香菜基地和千亩早熟脱毒土豆基地、冯估千亩大葱基地。
大王镇是新兴的食用菌生并基地,年可产香菇、鸡腿菇、平菇、金针菇、白灵菇、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属五帝乡、下磑乡。
1949年为城关区。
1950年为西王区。
1950年为大王区。
1956年为大王乡。
1958年为大王公社。
1983年改设大王乡。
1994年改置大王镇。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处陕州区五原西部,崤应作坳,演化为崤,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传赵姓兄弟三人在此建居时,长兄居二弟北,三弟居二弟西,取名西南赵,因赵、朝同音,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该地董姓建居,故名。1949年属灵宝县下磑乡。1949年10月属灵宝县下磑区。1956年10月属大王乡。1958年8月成立董家生产大队,属大王人民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贺姓建居居,故名。1949年属灵宝县下磑乡。1949年10月属灵宝县下磑区王和乡。1956年10月属新建的大王乡。1958年8月成立王和生产大队,属大…[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王姓早居,取和睦相处之雅意,故名。1949年属灵宝县下磑乡。1956年10月属大王乡。1958年8月成立王和生产大队,属大王人民公社。1983年12月…[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韩姓人家早居,故名。1949年属灵宝县下磑乡。1956年属大王乡。1958年成立王和生产大队,属大王人民公社。1963年改称韩家生产大队,属大王人民…[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南边有一大沟,故名。1949年属灵宝县下磑乡。1949年10月属灵宝县下磑区。1956年10月属大王乡。1958年8月成立董家生产大队,属大王人民…[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该地南路旁有一古井,故名。1949年属灵宝县下磑乡。1949年10月属灵宝县下磑区。1956年10月属阳店乡。1958年8月成立董家生产大队,属大王人…[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东道旁有一古井,称路井,分东西两部分,该地居西,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该地地处一土岭上,早年焦姓人家居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有一吉姓人家在河湾处建居,故称。1949年属灵宝县下磑乡。1949年10月属灵宝县下磑区路井乡。1956年10月属大王乡。1958年8月成立神窝…[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建居于五个帝王庙边,后成聚落,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光绪年间,有一家姓闫的人在土坪上建居,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居于洼地,四面环山,风景优美,故名。1949年属灵宝县五帝乡。1949年10月属城关区佛湾乡。1956年10月属大王乡。1958年8月成立神窝生产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建于沙土坡上,故名。1949年属灵宝县五帝乡。1949年10月属城关区佛湾乡。1956年10月属大王乡。1958年8月成立沙坡生产大队,属大王人民…[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建居于紫阳河南岭地,故名。1949年属灵宝县五帝乡。1949年10月属城关区佛湾乡。1956年10月属大王乡。1958年8月成立梨园生产大队,属大王人…[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建居于湾地,因古时有一佛窑,窑中有佛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该地梨树成园,故名。1949年属灵宝县五帝乡。1949年10月属城关区佛湾乡。1956年10月属大王乡。1958年8月成立梨园生产大队,属大王人民…[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建于大王西,省大字,故名。1949年属灵宝县五帝乡。1949年10月属城关区佛湾乡。1956年10月属大王乡。1958年8月成立西王生产大队,属大王人…[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建居于大王庙旁,故名。1949年属灵宝县五帝乡。1949年10月属灵宝县城关区佛湾乡。1956年10月属大王乡。1958年8月成立大王生产大队,属大王…[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灵宝市最北的一个居民点,故名。1949年属灵宝县五帝乡。1949年10月属灵宝县城关区北村乡。1956年10月属大王乡。1958年8月成立北村生产…[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为兵营,后成聚落,与南营相对,故名。1949年属灵宝县五帝乡。1949年10月属城关区佛湾乡。1956年10月属大王乡。1958年8月成立北营生产大…[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为兵营,后成聚落。亢氏家族居住地,称亢家营,后冠以方位,改名南营。…[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系老灵宝城城区居民迁居的移民新居,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建居于老灵宝城城后坡地,故名。1949年属灵宝县城关镇。1949年6月属城关区城关镇。1958年8月成立后地生产大队,属大王人民公社。1983年1…[详细]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风沟村是河南省三门峡市示范区(高新区)大王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