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南彰镇 | 隶属:兰考县 |
行政代码:410225102 | 代码前6位:410225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1 | 邮政编码:475000 |
车牌代码:豫B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7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34万人 |
人口密度:约70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3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传之前此村东有一座庙,庙内有南海大士神像,神灵明彰,取名“南彰庙”,意为南海大士很灵验,能表彰人间之善美。建村后村以庙名,称南彰。
基本介绍:
兰考县南彰位居东经115’36’,北纬34’40’,地处县境东北边缘的豫鲁两省结合部。国道220线穿境而过。 南彰镇全镇总面积7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83161亩,辖34个行政村,人口5.6万人。
南彰是鲁西南革命老区。有着其光辉的历史。早在一九四三年0考城县委便在南彰设立了第三区委会。抗日战争时期,考城县抗日民主县政府便诞生于南彰镇的周庄村。镇境内现存有建于明代的“黄陵岗”纪念碑。属省级保护文物。它是历史上南彰人民战天斗地。同大自然作斗争的真实写照。也为后辈留下了许多神气的传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南彰在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积极推进乡镇企业,林果业,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进
荣誉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南彰镇上榜。
2022年3月,南彰镇被命名为2021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南彰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南彰镇榜上有名。
2014年7月,南彰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历史沿革:
1949年前称考城县南彰区。
1954年兰封、考城两县合并,属兰考县五区。
1958年改称南彰公社。
1984年改乡称南彰乡。
1995年撤乡建南彰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以前次村东有一座庙,庙内有南海大士神像,当地群众认为很灵验,故取名“南彰”。建村后以庙名定村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初司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寨,由于当时治安混乱,建立村寨防外患,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侯姓最早在此落户,并筑土寨,故名。1954年6月成立兰考县,属兰考县五区。1955年11月属南彰乡。1983年12月成立侯寨村民委员会,属南彰乡。1…[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地处黄河故道,地势低凹,湖水荡漾相邻中胡,原是一渡口,后来黄河改道,这里地势较平坦,山西洪洞县人迁居至此,取名湖里,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山西洪洞县刘姓人迁至此,由于当时治安混乱,建立村堡以防外患,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此村自曹县潘寨迁来,此位于潘寨南,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李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当时社会混乱,成立了村堡抵御外患,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位于兰考县地势最低处,李姓最早迁居,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孙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落户建村,后在村北贾鲁河上建桥,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有一名叫王茂的在此开店,待人和气,生意兴隆,王茂店很有名气,后村名逐渐演变为王茂店,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明永乐十八年(1420),浙江钱塘举人于谦进京会试,途中被劫身染重病,落难张村集。村中老汉张贯主平时仗义疏财、乐善好施,一日夜里忽做大梦,次日按梦寻去…[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肖庄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最早叫李庄,随着李氏的外迁改名叫程庄,若干年后,程氏全部外迁后改名肖庄,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传清乾隆年间王姓从今梁寨迁此建村,以姓取村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北距黄河五里远,故名。1958年8月成立王庄生产大队,属南彰公社。1961年7月属南彰区。1962年9月属南彰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为五里河村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此处名康家大楼,到明代中后期,黄河决堤水淹仪封,当地杜姓大批迁入到康家大楼,成为此地最大且最富有的家族,康家大楼便更名为杜楼。为方便管理,…[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此处名康家大楼。到明中后期,黄河决堤水淹仪封,当地杜姓大批迁入到康家大楼,成为此地最大且最富有的家族,康家大楼便更名为杜楼,故名杜楼。为方…[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传洪武初年(1372),张氏由山西洪洞县迁双楼,在双楼居住一段时间后迁至此村,先祖名叫张贯主,以人名取本村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中居民多为刘姓,故名。1954年6月属兰考县五区。1955年11月属南彰乡。1983年12月成立刘寨村民委员会,属南彰乡。1996年属南彰镇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传明永乐年间徐姓从金陵城七里井迁此建村,因此地临贾鲁河洼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此地原名皇陵岗,清初设集,名黄陵岗集,后宋姓居此较多,改今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过去打算把考城县从北关迁到此地建立新城,便称此地为“城子”。附近有两个村庄,因本村在南边,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过去打算把考城县从北关迁到此地建立新城,经调查,此地没有红沙地,不迁了,便称此地为“城子”。附近有两个村庄,因本村在北边,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中由代姓、李姓、陈姓居住,故名。1958年8月成立后城子生产大队,属南彰人民公社。1961年7月属南彰区。1962年9月属南彰公社。1983年12月…[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中多为苏姓,故名。1958年8月成立张庄生产大队,属南彰人民公社。1961年7月属南彰区。1962年9月改属南彰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苏庄村民…[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嘉靖年间周姓迁此建村,故名。1958年8月成立周庄生产大队,属南彰公社。1961年7月属南彰区。1962年9月属南彰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周…[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李姓最早迁此滩涂之地,建村起村名李滩,后改名为图圈,后称圈里,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山西洪洞县翟氏迁此建村,以翟姓命村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末郭姓十一世祖,字冲斗,迁此建村,起村名郭庄。后以人名改村名郭冲斗,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姓吕的最早在此落户,故名。1954年6月属兰考县五区。1955年11月属南彰乡。1983年12月成立吕庄村民委员会,属南彰乡。1996年属南彰镇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最早史姓在此地建村,故名。1958年8月成立史庄生产大队,属南彰公社。1961年7月属南彰区。1962年9月属南彰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史庄村民…[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初裴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寨,以姓定村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初蒋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以姓定村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有三个郭庄,为区分,故名。1958年8月成立郭庄生产大队,属南彰人民公社。1961年7月属南彰区。1962年9月属南彰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