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仇楼镇 | 隶属:祥符区 |
行政代码:410212102 | 代码前6位:410212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1 | 邮政编码:475122 |
车牌代码:豫B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74.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5万人 |
人口密度:约73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2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传,很早以前有一姓仇的人家在此建楼落户,故名“仇楼”。因乡政府位于仇楼,定名仇楼乡。后撤乡改为仇楼镇。
基本介绍:
仇楼镇位于开封县东南部25公里处,东临杞县,南临通许,开杞公路、日南高速穿境而过,全镇辖32个行政村,49个自然村,243个村民小组,5.5万口人,7.5万亩耕地,主要种植农作物小麦、玉米、花生、棉花、大蒜、西瓜、菜花、大豆等,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环境良好。
仇楼镇党委、政府按照新时期工作的要求,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始终坚持立党为功,执政为民,依靠资源优势,围绕市场促民增收,扶优扶强了一大批经济型产业,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建成了以毕桥为中心的3万亩大蒜生产基地,该基地以毕桥为中心,辐射带动张庄、孙营、白丘等17个村委,镇党委积极引导成
荣誉排行:
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仇楼镇(蔬菜)榜上有名。
2022年3月,仇楼镇被命名为2021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2019年7月,仇楼镇入选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历史沿革:
1949年置仇楼乡,属陈留县第三区。
1955年撤区存乡,改称仇楼中心乡。
1957年随陈留县并入开封县。
1958年撤乡建社,成立东风公社。
1961年改称仇楼公社。
1984年社改乡,改称仇楼乡,属开封县。
1999年撤乡建镇,改称仇楼镇,属开封县。
2014年撤销开封县,设立祥符区,属之管辖至今。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明代李氏先祖迁住仇楼庄,后仇氏居多,是村内大户,修有牌楼一座仇楼,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史料记载,汉高帝借张良于韩,至此相遇,即名韩岗,后又和并前后马岗,且起集市,故名韩岗集。现为韩一、韩二、韩三。因村民委员会驻扎在韩一,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史料记载,汉高帝借张良于韩,至此相遇,即名韩岗,后又和并前后马岗,且起集市,故名韩岗集。现为韩一、韩二、韩三三个村委的所在地。因村民委员会位于韩二,…[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史料记载,汉高帝借张良于韩,至此相遇,即名韩岗,后又和并前后马岗,且起集市,故名韩岗集。现为韩一、韩二、韩三三个村委的所在地。因村民委员会位于韩三,故…[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姓牛的最早居此,初名牛家庄,后演为老牛庄,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中有一条南北大路,路西姓李的多,称李郡。路东姓沈的多,称沈郡。又因东头有一所望京楼(现已无),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姓孙的居住最早,故名。另从这里驻过兵,名孙家营,演为孙营,后合并韩李寨,仍名孙营。…[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古代战乱之时,曾在安营驻兵,驻兵人数较多,故名。另王如贤在此居住,故初名王如贤营。当时村东有一李庄,由于两村不断发展,逐渐相连,到了战国时演变为大营…[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离陈留县城十里,过去陈留县在此设有十里楼官亭,故名十里铺。…[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村内有一徐秀才,取名徐付庄,后又改府里庄,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姓吴的最早居此,并盖有楼房,故名吴楼。1949年3月属半坡店乡。1955年属半坡店中心乡。1957年随陈留县并入开封县。1958年属五爱人民公社。19…[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清乾隆年间,此地原属黄河滩地,一杞县方姓人到此落户,故名方庄,后居民增多。再后遇灾荒,村中部居民外迁,村子从此分为东西两部,东部居民较多,仍以方庄为…[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姓白的和姓丘的最早居此,因名白丘,为别于东杞县境内的白丘,故名西白丘。…[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很早以前,李姓从河北陈桥逃荒到此,位在一个高岗上,因名高岗,后演为大高庄,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清代季、周二姓居此最早,名季周屯,曾名小屯。后闫姓人多,改为闫家屯,后演变为闫家屯,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周砦村是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仇楼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清代战乱之时,曾在安营驻兵,驻兵人数较少,故名。另晋王为起用介子推,出师绵山寺,途中曾在此安营,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刘姓最早居此,后建有楼房,故名。1949年属仇楼乡。1955年属仇楼中心乡。1957年随陈留县并入开封县。1961年属仇楼人民公社。1975年成立刘楼…[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朱砦村是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仇楼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清顺治年间有周、赵二姓在距离现址西北约三公里处居住,后有大姓徐家从封丘迁来,故名徐庄。…[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崔砦村是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仇楼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姓邢的最早在此居住,故名。1949年3月属仇楼乡。1955年属仇楼中心乡。1957年随陈留县并入开封县。1961年属仇楼人民公社。1983年成立邢庄…[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姓张的居住最早,故名东张庄。1949年属仇楼乡。1955年属仇楼中心乡。1957年随陈留县并入开封县。1961年属仇楼人民公社。1975年成立张庄生…[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毕姓最早居此,名毕家庄。后睢水河上建有一座桥,改为毕家桥,简称毕桥,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辛口村是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仇楼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过去原名李小寨,后因村里姓马的任过巡抚,将村名改为东马庄,马家西边的一座花园名为西马庄。…[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姓陆的最早居此,初名陆家庄,后合并左楼、马庄,仍名陆庄。…[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马朱庄,一百多年前,向东迁移新址,从而起名新庄,后改为辛庄,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校卫营村是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仇楼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桑砦村是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仇楼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万砦村是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仇楼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委位于白庙村,故名。1953年属第二区。1958年成立白庙生产大队。1961年属白庙人民公社。1968年属仇楼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白庙村民委员…[详细]